百事可乐开启“买买买”模式意欲何为?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4-20 14:11
阅读:2236次
1
让百事都忍不住出手的企业?
Rockstar成立于2001年,其生产的饮料专为运动员、摇滚明星这样“过着积极生活方式的人们”而设计,主打低热量、无糖、有机概念,同时也生产含有果汁的产品。作为一款功能饮料,Rockstar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便利店都有销售,口味多达30多种。
Rockstar在美国市场一直表现亮眼,据研究报告显示,Rockstar在2018年美国功能饮料的市场份额中位列第三。
这样的一个企业的确值得百事出手,但是这并不是百事出手的最大原因。在2009年百事已经和Rockstar签订了北美的经销协议,两者之间已经达成合作。但是协议签订的同时也限制了百事在功能饮料方面的开发及合作。
于是,百事直接开启“买买买”的豪气,决定把Rockstar买到手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纠纷。
毕竟此前,可口可乐就因为与魔爪母公司的协议而产生纠纷,被诉讼的案例。2014年,可口可乐宣布以21.5亿美元入股魔爪的母公司Monster Beverage,收购其16.7%的股权。之后魔爪也借助可口可乐进驻中国市场,快速占据大量的商超终端。但是销量并不理想,随后,可口可乐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饮料产品。
但是,根据双方合作协议规定,可口可乐不能推出与魔爪产生直接竞争的功能饮料来抢夺市场;除非是直接隶属于可口可乐产品家族下的产品——如零度可乐与健怡可乐。
两者因此对簿公堂,在2019年7月1日表示,仲裁法庭已经裁定,根据双方的合同条款,可口可乐可以在全球范围销售自己品牌下的能量饮料。曝出的各种新闻,持续的影响,可口可乐和魔爪的合作虽然在继续,但是貌合神离的合作也只是为利益退让而已。
百事的直接收购无疑把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麻烦杜绝,同时也能更好的利用Rockstar的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功能饮料帝国。
2
百事营收规模始终保持领先
这两大王牌饮料斗争了近120多年,不但没有垮掉,彼此反而越来越大,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19全球最有价值的25大软饮料品牌”排行榜,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红牛依旧名列前三位。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球饮料界双巨头,长年来在产品配方、产业链条、品牌营销、业务布局等领域激烈竞争的。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乐集团与百事可乐集团旗下均有多个品牌上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饮料之王。其中,2019年度可口可乐旗下上榜品牌有5个,分别为可口可乐(排名1)、雪碧(排名6)、芬达(排名9)、美汁源(排名16)、Dasani(排名21);而百事可乐旗下上榜品牌有6个,包括百事可乐(排名2)、佳得乐(排名5)、纯果乐(排名10)、七喜(排名14)、美年达(排名19)、Aquafina(排名23)。
从两家可乐公司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百事可乐在部分城市的销量已经超越可口可乐,这正是百事可乐业绩持续发力的原因之一,2019年前三季度,百事公司的营业收入超过465亿美元,而可口可乐公司收入只有282亿美元,百事公司营收规模持续领先。
从百事公司2019年报看,全球总营收达671.6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7%, 净利润73.14亿美元,同比去年减少-41.56%。之所以出现营收高而净利低情况,源于经营模式的差异。百事可乐公司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近年来,百事可乐一直在积极进行健康业务转型,除了饮料业务外,还涉足餐饮与休闲食品业务,且销售额占比几乎是饮料业务的一倍。
3
能量饮料市场或迎变局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2020年我国功能饮料零售额将达到1635.28亿元。巨头的入局,是否对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实在我们国家,能量饮料市场每年都有新的入局者进入,但从整体数据来看,其实中国能量饮料市场早已不是一片蓝海。
根据尼尔森监测的零售数据显示,红牛在国内功能饮料市场上占比59%,紧随其后的是乐虎占比11%,第三名则是东鹏特饮占比9%。去年“红牛商标案”事件让不少业内人士对红牛后面的发展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想,但是去年红牛223亿的业绩让人堵住了嘴巴。
目前,国内饮料市场其实最突出的的问题便是同质化过于严重,例如,泰国天丝集团推出的安奈吉从外包装上来看,都与华彬集团的红牛极其相似,相似度高达90%以上,最大的不同,也就是罐身下方几个文字不同而已。此外,“价格战”的拉锯,也让国内能量饮料市场难以取得突破。
因此,破局的法宝其实在自己手上,如何在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下不断创新,才能在这个市场具有竞争力。无论是百事斥巨资重磅加码能量饮料领域,还是巨头自己研发能量饮料,其实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促使这个市场获得进一步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