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薪资的真实水平
近期,四大的一份薪资表单在网上流传,从Year1到Year5,每一年每一所的薪资都列了出来,应届生的平均起薪都在8000左右。
四大工资=起薪+差补
这样的薪资可能很多人挺不屑。我知道券商挣得多,我知道咨询挣得多,但是同时我也知道,现在的我进不了这些“高大上”的公司。我想如果有同学从事这个行业并且拿到了这些公司的offer的,应该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四大伸出的橄榄枝吧。
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四大的薪资真的不算高,但是对于零经验的应届生来说,也算是一个中等水平了。但站在多数刚刚走上社会的穷学生来说,前两年的那可怜巴巴的工资数额可能比性价比更重要呢。至少还能勉强支撑住北上广的生存,比起内资八大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薪资选择了。
虽然起薪低,但是四大每年的涨薪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尤其是在升职之后,涨薪幅度能达到30%,这也要得益于四大完善稳定的晋升制度。
此外四大的差补也是相当诱人,以毕马威为例,210/天,按住酒店的晚数来算,所以江浙沪包邮区出差一周,其实只有4晚差补,差补计入工资算个税;出差的多少真的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连续几个月回不了家,有的人一整年没出过上海,出差嘛,看命的;另外,加班至晚上8点半以后可以报餐补,40/顿,周末加班4个小时算一顿。其它三家差补的水平都差不多。
四大每年13薪,这样算下来,年薪13W还是很容易实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选择进四大,并非为了他的工资,四大平台好,起点高,国际化视野,晋升机制稳定。
稳定的晋升机制
这个是四大受推崇的一点了:有盼头!四大基本上算是平步青云的最好例证了,伴随着一年一小升,三年一大升的基本套路,四大里的一个Associate,需要十年,能够一跃成为年薪百万Manager。
就以普华永道为例,一般的升职顺序是:
A2→A1→SA3→SA2→SA1→Manager→Senior Manager→Partner 刚入职的新人在3年后基本能升上高级审计,只要你能在事务所待下去基本可以维持一年一小升,三年一大升的频率。
大概在四大工作的苦人尽皆知,但收获也显而易见。毕竟是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眼界和能力都比本土的某些基础性财务公司要高得多。四大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一般出去以后就业的前景都比较光明。
转行去创业公司或者小型公司做CFO,进私募,或者去投行。应该说三种出路的回报都是非常丰厚。
而且大部分公司愿意招收四大出来的员工,因为有很多公司与四大有对接。跳槽的前员工可以无缝对接,减少培训和磨合期的损失。在四大里拿着补贴考的ACCA、CFA®、CPA也会在今后的求职中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