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如何避税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4-17 17:36
阅读:3674次

一.个人股东纳税筹划
个人股权转让应纳税额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股权转让定价、股权原值、计征方式、能否适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筹划能力及执行能力等,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实施税收筹划,合法合理降低税负。
(一)以“正当理由”实现低价转让股权
根据67号文第十条规定,股权转让收入应当按照公平交易原则确定,同时,第十三条从股权交易的实际出发,对具有“正当理由”的低价转让股权做了例外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视为有正当理由:
1.能出具有效文件,证明被投资企业因*政策调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导致低价转让股权;
2.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3.相关法律、政府文件或企业章程规定,并有相关资料充分证明转让价格合理且真实的本企业员工持有的不能对外转让股权的内部转让;
4.股权转让双方能够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合理性的其他合理情形。
(二)恰当运用“核定”法
67号文规定了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四种情形,并明确了具体的核定方法。对于转让股权原值,第十七条规定:“个人转让股权未提供完整、准确的股权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股权原值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股权原值。”而对于具体的核定方法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这就给了税收机关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从之前的实践来看,比如,各地税务机关会通过验资报告、银行询证函、银行存款日记账、实收资本(股本)账面记录、公司章程、等进行审核对比核定原值,按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的一定比例核定计税成本。
因此,对于部分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行业而言(如房地产等),如果按照上述方式核定的成本大于实际成本,可以适用这一方法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然而,由于核定适用情形通常是在会计账册、相关计税凭证不完整的情形下,被转让股权公司面临相关会计制度、税收征管法处罚的风险。
(三)变更被转让公司注册地,争取税收优惠或补贴
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区的经济,*及地方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多数经济开发区出台了财政返还政策。个人独资企业(营改增)小规模的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之后享受个税税率0.5%~3.5%;通过变更注册地或在园区新办公司,让股权转让方实现了成功避税
利用税收优惠或财政返还可以降低税负,减轻企业运营的现金流负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常做法是变更公司的注册地,通过与目标地区政府签署相关书面协议,根据地方出台的政策及双方协议获得税收优惠、财政返还。
二.企业股东法人纳税筹划
(一)“先分后转”筹划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规定,“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基于企业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相当于股息、红利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企业转让股权税收筹划的关键是将应税所得转化为免税所得。因此,企业可以先分红后转让股权,从而使企业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部分享受免税待遇。
(二)递延纳税筹划法
针对股权收购行为,满足特定条件可以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以达到递延纳税的效果。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资产重组业务符合并选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无论是收购企业、还是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均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作为新投资的计税基础。尤其根据《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8号)的*新规定,企业享受特殊性税务处理只须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进行申报并提交相关资料,大大放宽了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适用条件。加之,*税务总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资产(股权)划转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40号),对有关资产(股权)划转适用“免税”(特殊性税务处理)的相关问题予以了细化和明确。股权划转“递延纳税”政策扩大到所有性质企业,企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可以积极争取适用该政策。
(三)税务架构筹划法
企业可以通过在有税收优惠的地区搭建持股平台的方式实现股权转让税收成本降低。对于注册于低税负地区的公司型持股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资本运作的便利性,同时,可以享受股权转让的低税负。
CPA报名大战还在继续,如果你还没有想好如何备考,没有整体的规划,那就需要一场CPA备考优播课,来帮你解决心中的疑虑。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Michael

教育部全国万名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库首批专家; 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库首批专家; 硕士研究生导师,电视台特约财经评论员; 14年30余项企业政府项目经验,8年咨询公司项目负责人; 15年+财经管理教学经验,深刻了解大学生学习习惯,善于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身财务能力,深刻理解管理会计内涵,顺利通过考试。同时在职业规划方面帮助学生顺利成长。温和亲切,不仅是财经教师中的职场指导师,更是爱好丰富的人肉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