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证书有什么用?CPA证书好考吗?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4-02 09:33
阅读:2519次

近年来,CPA已经从一个执业资格证书,演变成了财审能力的高级代表,事务所、企业、券商、银行等各行各业都对持证人高看一眼。为什么很多大公司这么注重CPA证书,很大层面上就是CPA证书的实用性。从实用角度来看,CPA是目前国内财会领域较高等级证书。为了取得这个证书、增加求职就业的砝码,CPA考试也越发火爆。
事务所
提到CPA,很多人肯定先想到的是执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毕竟只有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CPA才能有签字权。尤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新人来说,以四大为例,前四年考出CPA的专业和综合阶段的全部科目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四大升职基本是一年一级,工作三四年升到S2或者是S3级别的话,只要工作能力突出,考出证书就可以顺利升manager了。
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对CPA较向往的基本就是银行、证券、基金从业者这三大类人群。尤其现在金融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银行业也在不断寻求转型,对于财务分析和风险控制,以及法律方面的相关运用的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进入核心部门工作,只有一张名校毕业证是远远不够的,CPA证书也是一张强有力的加分项,也会在实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咨询行业
有了CPA证书,又不想去做审计,那么做咨询也是一大选择方向。上市咨询服务工作也是一个香饽饽,其实咨询具体分很多种,比较常见的例如管理咨询、经济咨询、财务咨询、IT咨询、教育咨询等。因为咨询的本质就是为服务企业出谋划策,所以对从业者的综合能力的要求特别高,比如咨询行业巨头麦肯锡的创始人詹姆斯·麦肯锡就是财务出身。
CPA对于致力于从事审计、金融、投行、投资领域的同学,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可以作为敲门砖。如果你是非985、211学校尤其是二本学校毕业学生,CPA证书可以再给自己一次突破学校学历限制的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
四大对CPA的重视程度:5星
内资所对CPA的重视程度:4星半
券商投行对CPA的重视程度:4星
CPA考试难在哪里?
1. 教材晦涩难懂,考试周期长
要说CPA书本的难啃程度,肯定是属于偏难的。虽然都是些会计大牛编的书,但大牛来编书,是因为大牛搞学术搞的好,并不代表编书编的好,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
尤其是像会计和审计是公认比较难的学科。会计本来就存在理解上的难度,而审计教材可谓是犹如天书,因大部分是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直接翻译过来的,有很多语句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也造成理解的差异。
且注会规定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6门考试科目,战线非常长。
2.知识体量巨大,无从下手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内容多且难,从会计、审计,到法律,成本管理,还有风险管理,CPA几乎涉及到了财会行业所有的基础知识点,繁多且零碎。且和学生时代的考试不同,CPA不会把单个知识点挖的特别特别深,然后出一些偏题怪题,相反注会的考试思路基本可以概括为考点全覆盖、知识点无死角!
从之前几年的考试经验来看,出题毫无规律可循,几乎覆盖了整本教材大部分的知识点。可谓是纵观全书,难点章节是重点章节,不难的章节也是重点章节,厚的是重点章节,薄的依旧是重点章节。
3.毫无专业基础带来的陌生感
注会是实务性内容,专业术语较多,很多题目和教材也来源于实务,需要理解和联想,账为什么要这么做,原理是什么?这样的深度没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很难看懂。对于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专业而言,由于缺乏相关实操经验,很难打开备考思路。
怎样从会计零基础到CPA达人?
1. 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制定计划为开头重任,科学的学习计划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把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让自己有个奋斗的目标,从宏观角度分析几轮复习巩固的指向标。另外,建议准备入坑的零基础小白先不要急着去拿起一本本大部头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就闷头狂啃,在这之前先了解CPA的外围知识比如设置背景、测试要求都十分必要。
2.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注册会计师考的是长期记忆,如此高难度的考试怎么可能凭借短期记忆就可以通过呢?所以复习时间越早越好。非应届毕业生由于目前暂时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故还不具备报名资格,但是可以提前为考试作准备,把相关的专业知识先了解。哪门科目优先通过,哪门科目作为辅助,有侧重点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家更灵活的处理学习时间。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riel

CICPA会员(非执业),ACCA准会员,某世界五百强汽车企业多年财务部门工作经历,从事总账会计财务分析等多个岗位,参与共享中心建设、报表自动化合并等多项大型集团项目。实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扎实,主要教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授课思路清晰严谨,又不失趣味。善于以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解复杂的知识,帮助同学们理清知识点脉络,把握课程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