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公告政策 > 是“谁”在把互联网金融污名化?

是“谁”在把互联网金融污名化?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3-19 18:20

阅读:1253

  互联网金融污名化的痛之劣,远比金融科技带来的盛况来得猛烈。


  2019年的3.15晚会,曝出了互联网金融的种种乱象,如作恶的数据盗取、收割的“714高炮”畸形利率、“帮凶”的贷款超市。


  整个链条的恶化映射出一个畸形的互联网金融。


  P2P网贷出现以来的12年里,种种迹象已经足以证明:科技并不必然带来更透明、民主和负责任的金融*。它也可能带来技术黑箱、将金融业拉入伦理和道德的黑洞。


  由P2P网贷、到现金贷、消费信贷,由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网络金融之路一直在污名化,这污名化的背后,是被拉入道德黑洞的互联网金融行业。


  这背后,离不开人、市场、技术三个层面因素。


  01、作恶之人


  P2P网贷、“校园贷”和“现金贷”业都是被拉入道德黑洞的典型例子。


  新金融洛书统计的2015年-2018年八大知名非法集资/集资诈骗平台,造成的损失资金就高达1337亿元,涉及投资人126.7万人(计重复投资者)。


  其中不乏主动恶意的集资诈骗者。在这个伪创新场里,从来不缺作恶的“e租宝”第二、第三、第四……


  表:2015年-2018年八大知名非法集资/集资诈骗平台涉及金额与投资人数


  来源:新金融洛书


  在中国,P2P网贷、现金贷等创新业务,往往裹挟着“风险”与“欺诈”呼啸而过。


  监管的观察、反应与政策的落地往往需要时间,短的1-2年,长则3-5年,这一“短暂又漫长”的时期,被套利者称为“市场红利窗口期”。实际上更像是作恶的豁免期。


  对监管套利者而言,现金贷只是工具一种,ICO、P2P都可以套利。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是托·约·登宁1860年代在《工联和罢工》里的话。


  2017年之前,现金贷放贷利率300%-1000%者比比皆是,扣除资金、获客、坏账等成本后,*利润者一抓一大把。如此高的利润,滋生的暴力催收、套路贷等惨剧不胜枚举。


  在新金融洛书看来,征信缺失、政府腐败,法律漏洞频现都是不成熟金融市场常见的病症,并且伴随着并发症如暴力催收、制度失调与追逐暴利等。



  02、过度竞争


  过去几年,P2P网贷、互联网信贷的过度竞争都引发了许多并发症。


  如现金贷机构激增、信用卡滥发、监管滞后,坏账率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暴利催收、涉众型社会问题。


  据新金融洛书观察,2013年至2017年,过度竞争的P2P网贷行业屡屡出现营销大战,P2P网贷平台获客成本从约200元/人上升到了1000元/人左右,出现资产荒的P2P平台也进一步挖掘高风险、伪需求资产,风险进一步扩张。


  2018年以来,监管围剿、巨头围猎的局面下,小型现金贷平台避退鲜为人知的客群,但即便如此,仍有足够多的刚性需求给养着这批边缘化的714高炮平台。


  过度竞争的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更加垄断和寡头的市场,并恶化创新生态。


  如第三方支付市场,支付宝与财付通合计占市场份额的95%以上,加上强监管已将存在多年的“灰色地带”一一围剿*,其他第三方支付竞争力逐渐丧失。


  2018年,智付为境外非法黄金交易提供支付服务而领下4200万元罚单、银盛支付为境外非法贵金属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网络支付业务服务而领下2247万元罚单的事情。


  进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获利空间逐渐丧失的情况下铤而走险,而市场创新生态已然恶化。


  03、数据滥用


  数据滥用是金融科技或互联网金融绕不开的议题。


  与欧盟出台《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相比,当前国内并没有关于个人数据信息采集、使用的明确监管细则。


  这又形成了一个所谓数据的“窗口红利期”。金融科技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滥用个人数据的情况触目惊心。


  去年3月26日,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的曾发表一番备受争议的言论: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便捷、效率、*。


  在非持牌现金贷未被禁止、且P2P网贷野蛮生长的时期,未经授权的数据买卖在黑市中十分盛行,诸多所谓大数据风控公司以数据买卖为生意。


  这背后,是大数据营销背后的诸多乱象,如大数据杀熟、过度营销、数据倒卖。


  更严重者的对用户数据的垄断性滥用,淘宝、美团、滴滴、今日头条、微信都已在各自的领域深耕,并成为主流产品,监管曾在过去一年内对多家公司涉嫌滥用用户数据进行罚款。如今日头条被央视爆出在二三四线城市投放二跳违法广告;携程被爆出两个账户订机票价格不一,线上订酒店价格高于线下。


  大数据在互联网上对个人信息的过度采集,正在带来另一项更严重的问题:深度滥用。


  个人信息从黑市买卖,到被用于信贷审核、精准营销、电信诈骗,个人都难以自主,这就是深度滥用的表现。


  值得警惕的是,掌握大数据的金融科技巨头们,可能利用相对于用户的强势地位,扭曲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极端的情况之下,用户可能落入金融陷阱。2016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某由于网贷之后无力偿还,转而以贷还贷,在14家校园网贷平台“拆东墙补西墙”式负债近60万元,*终绝望跳楼。


  更须警惕的是,在互联网金融被拉入道德黑洞,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黑箱夹击下,金融科技可能面临失控的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推荐阅读: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位列第五位


  金融领域酝酿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能只“刮一阵风”


  开年金融数据回升是在放水?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Sharon

Sharon

讲师认证:ACCA中国AAA资深教学顾问; ACCA就业力大比拼华东区冠军队伍专业指导老师

ACCA会员,ACCA中国AAA资深教学顾问 ACCA就业力大比拼华东区冠军队伍专业指导老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从事财务培训多年。个性亲切幽默,始终秉持“跟学生做朋友”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循循善诱,认真负责。授课风格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善于将审计知识与审计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审计理论的同时感受事务所审计工作实务的魅力,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掌握繁琐晦涩的知识,深受学生喜爱。多届方向班授课讲师,BT科目和AA科目通过率都曾达到100%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金融专业大学生斩获理想offer的必修技能

01-30 19:00-01-30 20:30

直播结束

人才进化营番外——张校长寄语

01-29 19:00-01-29 20:30

观看回放

金融方向的大学生是未来投资界的宠儿

01-28 19:00-01-28 20:30

观看回放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