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金融街年轻人的错位人生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3-04 15:21
阅读:1941次

在北京西城区,有一片商圈——金融街。金融街的每一缕光线都是金色的,就像金融街购物中心柜台上的钻石手镯折射出的光芒,一个用黄金堆砌的美梦。
金融大街7号和阜成门南大街5号
金融大街从复兴门内大街的复兴门地铁站B口出发,一路向北,*后停在阜成门内大街的丁字路口。
这片1.18平方公里的地方,密密麻麻地挤着央行、国信证券、华夏基金、*电力、中国移动、证监会、华融资管、摩根大通、中国邮政这些各种高大上的证券公司、国际投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总部、银行总行、监管机构总部和电信公司。
每天,至少30万人从拥挤的阜成门地铁口鱼贯而出,然后又消失在一个栋栋玻璃和钢铁构成的大楼里。
在金融大街、阜成门大街和王府仓胡同交汇的地方,是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中心,无论是看脸还是看资本,这座写字楼都是金融街的翘楚,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43家国际*金融机构在这里汇集。
英蓝1500平米大、15米高的大堂空空如也,在雾霾之下,虚弱的天光从6层高的穹顶投射进来,被大厅里特级西班牙米黄石晕染成了金灿灿的颜色,就像一个用黄金堆砌的梦一样。
如果不是地面上一个又一个绵延不断的外圆内方的中国古钱币符号提醒,你几乎分不清自己是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金融城,是在香港中环的摩天大楼,还是在曼哈顿湾的高盛总部大楼。
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拿着更低的工资,住着更老旧的房子。
隔着西二环,在英蓝大厦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的地方,有个叫做万明园的小区。十几排低矮的老式红砖房居民楼,门口挤满了顺丰、圆通的快递小哥,几个风雨无阻出摊的水果摊挤在一旁,卖煎饼果子的小吃早餐摊位生意更是常年火爆,底层破旧的门面里,不知名服装小店的老板懒懒散散地正准备开业。
而在金融街的住房/租房指南上,同样也是等级鲜明。
在寸土寸金的金融街,虽然坐落着洲际、威斯汀等五星级酒店,但是这等福利可不是给金融街的年轻人们享受的。
至于金融街上的其他公寓,X监会主席住在金融街然后步行上班,投行的MD们住着13万一平米总价2000万一套的西城晶华,但金融街的年轻人啊,仍然是too young and too poor,住不起这等豪门府邸。
站在金融街英蓝国际19层向西望去,平凡朴素的阜成路南大街才是他们的归宿。
在金融街上班的Linda住在万明园小区7号楼,租住着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老式的塔楼采光极差,客厅没有任何光线。隔音不太好,每天起床时,可以听到楼下晨练回来的大爷大妈扯着京片子交谈,煎饼摊儿滋滋地油香味钻进鼻子里,一派人间烟火气息。
但她仍然非常庆幸,能够以每个月3500的价格在这里租到一间房,毕竟,即使同样在这个小区,一间地下室的要价也有3300元。而在距离这里不到1公里的丰融国际,1间1室0厅的小房子,要价是11000元,当然这是另一个*了。
更有生活智慧(贫穷),时间也更不值钱一些的年轻人,会沿着地铁2号线仔细探索性价比更高的出租房,东南边的宣武门和和平门,西边的积水潭,如果认真去临街的老小区里淘一淘,都是明智之选。
南北走向的金融大街基本和阜成门南大街平行,然而一条西二环,分割的是两段不同的人生:一段是光鲜灿烂的5A级写字楼,一段是疲倦老旧的低矮居民楼。
身处其中,你常常分不清什么,哪一段人生才是真实;想来,在金融街工作的年轻人们,都有一颗钻石般的心和钢铁般的身躯,当得了空中飞人,熬得了通宵加班,也能忍的了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在圈子流传更广的两个吐槽都是关于人多的:
金融街购物中心的平价餐厅里永远挤满了人,简直是附近金融街年轻人的饭堂。
而平常高冷(冷清)的Gucci,打折的时候排队排到了门外拐弯,而实际上,在金融街日租金25元一平米的写字楼里,每一层能够把Gucci当ZARA一样逛的,不超过5个人。
我们金融街的年轻人啊,拿着码农们一半的薪水,却操着几十亿生意的心。
我们穿梭在5A级写字楼里,学会视若无睹地走过Lane Crawford,去奔赴麻辣烫和三明治之约。
我们金融街的年轻人啊,天天加班到11点,但接起爸妈唠叨的电话,还是要周六加班到凌晨五点后,回家换身衣服去参加相亲会。
我们金融街的年轻人啊,来了一波又一波啊,*后有多少人,在在这片1公里的土地上,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推荐阅读:
2019 年 FRM®考试 notes与原版书如何权衡使用!
扫码加群获得更多CFA®考试资料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