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学习指导 > 多少人985毕业,毕业后却很少学习!

多少人985毕业,毕业后却很少学习!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2-28 15:45

阅读:1297

知识需要管理


/01/

互联网促进的知识普及和足够多的知识资源,仿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大部分人虽然都认可学习的重要性,社会和时代也给每个真正愿意学习的人提供了相应的机会,但真正去着手学习的却是少数,而且能够持续学习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说在教育阶段的学习是为了打下基础、习得技能、提升素质、考上好的学校,那么对于成年人而言,大部分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绩效和个人能力。


绩效是当前的,个人能力是长久的。但学习本身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周末当别人去滑雪、泡吧而你自己在租住的房子里学习并不能够带来下周一的绩效提升,也不会有人给你加工资。


它的作用需要时间维度的积累和发酵,而且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所以许多人等不及。当看到自己的学习没有带来“直接效果”的时候,就放弃了,这样子虽然不好,但却是人的本性。


刚毕业上班的同学还可能经常看看书,但等他们结婚生子事情渐多,同时在单位从新手到差不多能够胜任工作的时候,这些人就很少去下工夫学习了。常见的在学习上能够持续下大工夫并有所得的人是两类:


一类是内心足够强大目标很明确的人。这种人不管有没有人督促和要求,他们只追求自己心里的目标,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但这样的人属于人群中的异数,少之又少。


第二类是那种在竞争压力特别大的岗位和公司的人。如果不去持续的学习和长进,就没法混下去,就完不成任务和要求,所以被“压迫”、“逼迫”着学习。


那普通人如何才能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中我们提出了2个方法。


/02/


还有个同学通过电子邮件问了类似的问题:“田老师,说说我的情况,期盼能给点建议吗?

我是985学校的硕士毕业,今年毕业9年,从小也算一个学霸,先在一个研究院做设计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我的问题是:我知道现在的环境需要不断学习,也感觉到不学习越来越来混。但问题是,为什么我却学不下去,买了不少罗振宇他们的课,也很少听?”


深究一下,这就是持续学习的动力问题。如果仅仅靠个人的自觉性,大部分成年人是无法持续学习下去的:学习的效果很难及时反馈,没有办法做到学了就有好处、就升职加薪,而且学习本身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跟自己较劲的“非人性化”的行为,所以大部分人学习的动力其实是慢慢弱化下来的。


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但又不愿意真正去学习,所以只能通过“伪学习”的方式让自己有“学习的感觉”。


各种知识付费的服务大都是利用了这样的心理需求,通过简单的方式帮你解决焦虑的问题,至于是否真正的能够起到学习的作用,则不是人家关注的问题。


这些服务更类似于心理按摩,当时爽了就够了,不要想太多。


那普通人如何做到持续的学习呢,在没有反馈、没人要求、看不到成效的时候一直学习?那些天赋异禀的人能够长期坚持,普通人怎么办?


关于学习动力问题,我们有2个方法:


方法一:通过解决问题拉动学习;

方法二:通过输出(写文章、说话)拉动输入(学习)


/03/


普通人都愿意随便看看听听,跟人聊天扯淡,而不愿意深入的学习, 因为深入的学习费力费神。


但当有人问到你一个问题自己却搞不清楚的时候,你得想着去研究一下吧。当客户提了问题你必须得给人解决的时候(因为人付费了),为了不掉链子、不丢面子,你得详细分析和学习一下吧。


真正下功夫学习的人,不一定比你更爱学习。


而是他们有太多问题要解决,不得不学习,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已经促进了你的学习。你去观察,会发现许多创业的人慢慢变得学习能力强,原因是什么?不学习不行啊!


1932年6月27日,胡适先生在致大学毕业生的演讲中提到,他*怕的是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堕落,而堕落方式的


“*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认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混官吃。


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对于这种问题,他开出的*就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和理论上的疑难。


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谓的求知识了。“


“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两个值得解答的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保持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缩衣节食去巴结她。


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物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


你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贫乏的知识中,你也会慢慢地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


所以我说,*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试想伽利略(GALIEO)和牛顿(NEWTON)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己。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推荐阅读:


一年半通过CFA®三个级别考试,怎么做到的?

CFA®合作院校有哪些?其中有你的母校吗?

2019 CFA® 考纲解读,各科目权重趋近平衡

CFA®有中文教材么?备考用哪些资料?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Crystal

Crystal

讲师认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银行关联、银行授信与民间借贷”项目候选人

ACCA 会员,多所知名高校方向班特聘讲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银行关联、银行授信与民间借贷”项目候选人,普华永道深证分所审计部及汇丰银行郑州分行工作经验, 9年+ACCA教学一线经验,授课亲切幽默,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学员理解轻松。归纳总结清晰,授课有方,学员快速记忆。考点把握准确。数名学员获得AFM科目大陆TOP1。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金融专业大学生斩获理想offer的必修技能

01-30 19:00-01-30 20:30

直播结束

人才进化营番外——张校长寄语

01-29 19:00-01-29 20:30

观看回放

金融方向的大学生是未来投资界的宠儿

01-28 19:00-01-28 20:30

观看回放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