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赞年会成“鸿门宴”:公开996工作制, 取消团建, 鼓励离婚...
文章来源:UniCareer
发布时间:2019-02-12 11:22
阅读:2308次
微信生态电商*股有赞在年会上公布“996”工作制,引起员工不满和社会广泛讨论。
01
CEO回应:这*是好事
有赞年会具体的发言总结包括如下:
*图片来源:知乎
事件一出,立刻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一些网友认为,这种做法简直就是集体降薪,变相裁员,严重违反劳动法。
我们都知道,创业企业和58同城、华为、小米、360这类加班文化盛行的大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996的情况。然而有赞是*家敢公开将“996工作制”落在纸面上的。
网上骂的凶,但有赞CEO白鸦仍意犹未尽,在朋友圈回应,“几年后回头看,这次*是好事”。
*图片来源:网络
这么嚣张,真的不怕有关部门查吗?据了解,杭州市西湖区劳动监察大队回应媒体:“已展开调查,如发现该企业有违法加班行为将依法查处”。
02
职场没有容易二字
感慨一句,加班文化似乎成为目前年轻职场人群体症候。
站在老板的角度,很多情况就是像电影《燃点》里所说,“员工拿着你的钱,没干你的事,却骂着你是傻逼”。老板觉得为了让公司运营,跑市场、拉融资,自己如履薄冰,还要给员工创造*感。往往已经尽*大努力去给员工报酬,但很多的同事依旧不满意。老板放弃了陪伴家庭,放弃了尊严,一切时间扑到工作上,*终成为了员工口中的傻逼。
*图片来源:网络
而站在员工的角度,会觉得自己要么整天枯坐在办公室里,要么长年累月在外面出差,为了业绩、KPI拼死拼活,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各种腰椎颈椎疾病,没时间*谈恋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再看看隔壁家的小刘,同届毕业的他已经拿到20W年薪,而自己还在10W边缘线苦苦挣扎。即便如此自己也兢兢业业,该加班加班。但加班是情分,不加班是本分,凭什么剥夺自己“8小时工作”的权利?
老板想的是:“你就做这点事情,表现这样还想着加工资?”员工想的却是“你只给我这么点的工资,我为什么要做这么多?”
03
年轻人的悲哀: 出师未捷身先死
18年底,就有一位就职于大疆的年轻员工猝死。事件发生后,大疆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死者的去世与加班无关,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图片来源:微博
知乎上很快出现了问答:
如何看待年仅 25 岁的大疆 DJI 员工或因过劳而猝死家中?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一位大疆员工表示,公司内部加班情况确实很严重:
*图片来源:知乎@匿名用户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拼命工作的年轻人们*大的悲哀。我们所有人都听过这句话:比你*的人比你更努力。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反过来看另一面更可怕:越来越多*又拼命的人拼着拼着,命就没了。
问答中排在*的答案来自逝者的好友:
他太要强了,对于在意的事情,他是那种你给他多大的压力,他都能转化为成绩的人。
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为了在职场中站稳脚跟,为了在大城市立足,年轻人们越来越努力了。老师,父母,朋友圈的励志鸡汤都在大喊:年轻人不要怕辛苦,年轻人就要勇于奋斗!
讽刺的是,这几年,勇于奋斗的年轻人因过劳猝死的新闻就没停过:
18年11月,一位36岁的券商研究员在家中猝然离世18年10月,公众号趣塘沽创始人大志突发心梗去世18年9月,杭州探索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董大伟因筹备IPO事务劳累成疾,突发脑梗去世2016年6月,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因经常熬夜工作导致猝死2016年5月,28岁的网易女编辑过度劳累猝死2015年12月,某腾讯高管在加班数月后猝死2015年3月,毕业4个月的百度地图技术研发人员,在睡梦中猝死2015年3月,36岁的IT男张斌因劳累过度猝死在酒店马桶上... ...
不想列举了,因为拼命工作而猝死的悲剧还有太多太多。中国社科院曾做过一项调查,中国有7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
04
金融从业者:996算什么
对于加班,金融从业者有一肚子话要讲:996算什么,我们都是007!
但与有赞这种硬性规定加班的情况不同,搞金融的人很多是愿意加班和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多做一些的。尤其是做投行的,都知道项目成功后就有丰厚的奖金可以拿,所以干起活来跟打了鸡血似的。老板、客户一通电话喊加班,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在睡觉还是看电影,都是快马加鞭去干活...
@知乎用户Kay
之前在投行时,晚上下班很晚是大概率,一周七天无休很正常。常见情况就是领导周五晚上布置一个新的活,周末两天熬夜都做不完。难得五一、国庆放假的时候,给你安排个新任务,直接假期报废….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连部门出去团建都会集体背电脑。
*图片来源:网络
金融人的苦可是有官方定义的,来看看黄奇帆在交大高金毕业典礼上说的话:
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
所以很多金融从业者从不奢求能每天到点下班、每周双休,能实现996都要感激涕零了。
1、咨询公司不下班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互联网公司10点下班,4A公司凌晨下班,咨询公司直接就不下班了。”
不仅加班是常态,因为要见不同地方的客户,1周5天出差也是常态。
*图片来源:知乎
2、事务所超长待机
四大的年审期间,一周至少加班4天,每天*少加3小时,一般晚上10:30-11:00下班,周末正常加班1天,有时甚至熬到夜里3、4点才睡觉。每周工作不到40个小时的日子很少。
*图片来源:脉脉
3、地产人不知道什么是周末
遭遇寒冬高喊“活下来”的万科,是出了名的加班严重,其他地产巨头也一样。
*图片来源:知乎
05
你要努力, 但别拼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成为了一种文化。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想扎根大城市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适应这种文化。时间长了,面对自己被工作“强奸”了的生活,慢慢放弃了抵抗。
我们应该努力,但努力不代表拼命,没有公司值得你拼命。人们都记住了乔布斯,但没人会去同情那些日夜点灯熬油的工程师,肯定有很多人为了他改变*的理想失去了健康,家庭和谐和其他很多种生活的可能。但谁知道呢?谁关心呢?谁在乎呢?
就像前文所说的,那些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员工,他们都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但即便离开了也可以找到替补。而对于他们的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他是无法替代的,鲜活的生命和情感,而现在只剩下回忆,惋惜和眼泪了。
*图片来源:网络
说实话,很多人非常厌恶:"加班文化":
有的时候很多简单的任务要求高标准且需要多重复核,往往会耗费非常长的时间且效率很低。
但其实想想,这至少培养了员工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以及穷尽一切资源去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竟更快的节奏、更大的压力会使你加速成长。你确实可能一年获得别人数倍的成长(毕竟一般也承担了数倍的工作量),通过这样的积淀,在相对其他行业更短的时间内,获得你未来职业的宽度和广度。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UniCareer,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