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达人的CMA考证之旅,坚持总有收获!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12-26 10:14
阅读:1853次

我们的内部审计审的不仅是财务,就像CMA所涵盖的知识不只是财务知识一样!
我们现在每年都要到每个分公司做一遍财务审计,这是常规工作。还有一些分公司老总等高层有人员变动时,要赶过去做离任审计,任期满三年的时候要做任中审计,这些是受监管要求的、非常规的。
为了客观地给出审计报告,我们审计被设置为独立的部门。我们不光审财务,公司经营各个方面都是要审的,包括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有没有误导消费者、他的行为合不合规、他做的业务品质好不好、日常办公室里面的公文管理、印章管理等,当然也包括财务。这么一描述就可以发现,理论上我们工作涵盖了公司管理的各个层面了,所以审计部更需要对公司经营的各方面都懂的人,财务的审计更是这样,如果连其他部门是怎么运作的都不知道,更别谈发现他们工作中的存在的风险或问题了。
我本身大学里学过财务的,我有财务的学位,但是我本专业不是学财务的,主修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理学,专业课一半是数学一半是计算机。毕业以后我就在浙江分公司的财务部做财务,前期接触的就是记账层面的,不需要多少财务理论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按部就班,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慢慢的,忽然有*,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记、这么贷,理解了其中的原理。
刚做一笔、两笔的时候可能没有感觉,但是做久了,总有*会有‘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感觉。所以我认为,不管是CMA还是其他的财务知识体系如果能把书本知识灵活的运用起来,那么就一定是会有用的。
复习和不复习,差别真的很大
我是那种不到*后关头不去动它的人,有点拖延症的意思。我考中级的时候,每年5月考试,3、4月的时候又天天在加班,准备各种资料,后来醒悟过来要开始看书的时候只剩两个礼拜的时间了。但加班还在继续,每天晚上10点才下班到家后开始看书,每天都看到凌晨1、2点之后再睡觉,第二天还要去正常上班。
我学Part2的时候就比较迟了,复习的时间又很短,再加上一直在出差,知识没成体系,*次去考就没有通过,第二次参加考试之前,我实在是记不起来自己有没有在*次考前复习过,我拿出CMA的讲义,发现这里也划了重点那里也划了重点,显然我只是看了一遍讲义,却没有认真地理解和记忆。
第二次考前,我回归教材了,也没怎么做题,*节复习课的时候,班主任都会过来找我聊,问我书看得怎么样、题做得怎么样,我说我书还有两章没看完,题没开始做,班主任就愣住了:现在还没做题啊!回去自己再把书看透、做点题了以后,第二节复习课上老师讲解的题目我都能听懂了,后来去考试就通过了。一出考场我就发了一条朋友圈感叹,复习和不复习差别很大。
假如说有*我到了一个CMA的相关岗位,需要用到这一块知识的时候,我可能会更好的运用这个知识,比如自己再去翻一下书什么的。提前考了总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等需要用到的时候捉襟见肘就不好了。
以上是小编对于学员美美的采访,她的性格很爽朗、很仗义,虽然目前的工作包括了无限循环的出差任务,她却没有抱怨过,反而时刻替自己的领导着想。
她说她在踏上这个岗位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现在领导手下缺人,出差虽然辛苦,但领导对她们很关心,这时候过河拆桥太不讲道义了。
有这样的大义情怀,有这样的吃苦精神,就会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就会不断地增加正能量!你说,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重要呢?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ndy

ACCA资深会员,CICPA会员,具有27年以上的财务管理和税务领域工作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国家税务机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拟上市公司及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等各种类型的企业。曾荣获首届“全国税务征管能手”荣誉称号,既具备扎实的经济及财税理论知识,又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外财税理论及法规具有深刻的理解;培训课程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总能从独特的角度对财务税务问题进行剖析。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授课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