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逗鹅冤——管理会计带你理智吃瓜
【上课时间】7月3日
【参与方式】线上预约
【课程形式】网络在线直播
【课程大纲】
逗鹅冤的前因后果
被“薅鹅毛”后鹅厂的思考
商科生吃瓜必备的“财经辣招”
据说7月1日晚的腾讯食堂,只为员工准备了辣酱和白饭。
起因大家都知道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起诉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老干妈”),告对方拖欠千万级广告费,并申请冻结对方1624万元财产。很快我们看到了贵州市公安局的警方通报:原来是3名蟊贼冒充老干妈市场经营部经理,造了假章,和腾讯签了广告协议。一时间各大公司的公关纷纷出动,从微博到B站,有瓜吃瓜,有腿抱腿,集体来刷存在感。
“逗鹅冤”?不冤!
财务人吃瓜不忘三个防范环节
对财务人来说,我们可能更需要以此为鉴,在未来工作中谨记此案的三个教训:
其一,从财务角度看,从没合作甚至从目前信息来看不怎么认识的双方,协议执行之前,总要收一些预付款、订金,看一看存款证明,提高不法分子的造假成本和门槛吧?
其二,从法律角度看,一个交易首先要确定交易主体,3个蟊贼想代表老干妈签合同,那必须要出示资质证明的;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文件的确认,也需要更加细致。腾讯那个传闻中强大无比法务团队,这次可是让大家又掉眼镜又掉门牙。
其三,从业务角度看,业务员不要看看官方渠道、官方电话?到企业拜访一下不算难事吧?据说老干妈厂房保安负责人表示,人家之前根本不认识警方通报中的3人,这3人也没在老干妈工作过,腾讯公司也从来没有催收过广告费,直到6月10日他们收到腾讯发来的法律文书,立马报案。这中间但凡有一个环节业务员上门跑一跑,骗局不是一戳就破?
以上三点,值得企业财务工作者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