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转型成功,管理会计功不可没!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07 11:02
阅读:2472次

随着海尔集团战略的变化与“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推进,2006年,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CFO谭丽霞主导了海尔的财务变革,其目标是:传统的财务要向价值创造型财务进行转变,并为财务确定一个新的定位,即“规划未来、引领价值、事前算赢、创新增值”。
当时把海尔集团所有组织、业务当中的财务全部划分到了集团的财务团队当中,并将1800多人进行了收编(但保留每个财务自身的功能)。之后再按照“让集中的更集中、让分散的更分散”原则,将集团的财务划分成了三类,即融入财务、生态财务和共享财务。然后再按照CFO谭丽霞制定的“润物细无声”原则,将所有的财务人员都“搬”到业务当中,实现业务财务共享。
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海尔的财务变革,就是传统的财务要转换成规划未来、引领双赢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这其中,规划未来是指要创造价值,引领双赢则是指所有的财务都要与业务融为一体,并要成为战略的引领者和业务发展的引领者。
这种共识和定位形成之后,海尔财务人员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有三:
一是财务人员从财务会计转到了管理会计,这相当于从企业的后台走向了前台;
二是整个财务功能结构发生结构性颠覆,海尔2006年的业务财务人员只占5%的比例,大部分财务人员都在做核算财务,变革之后,其业务财务人员占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核算财务也大规模减少;
三是财务人员从独立的组织融入到了业务,比如前端的融入财务人员主要做事先算赢,他们基本上不做账、不报表、不管钱,只是从各个角度,比如从机会角度、从战略角度、从整个财务分析角度以及从预算角度等等,与业务人员一起创造价值,洞察机会。
目前,海尔财务共享中心是全国交易处理效率*高的财务共享中心。海尔的业务量不断增长,但整个财务体系的人员反而从原来的2000人降至现在的800多人,其中,财务共享中心的200多人承接了当年1800多人才能完成的核算工作。海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共建立了12个版块,服务于600多家公司,并且成为集团核心数据源,推动了整个集团战略的实现。
当然,以上展示的只是这些大企财务发展历程中的冰山一角,从企业财务体系的起步阶段、专业化探索阶段、夯实阶段到全球化阶段,以及迎接工业4.0科技大时代的挑战阶段,还有许多值得去学习和深挖的经验。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Nicole

本硕均为英中翻译专业,雅思7.5分 英国莱斯特大学本科,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硕士,五年雅思教学经验,有着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讲师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带出众多听力单科高分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