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MA管理会计,我们有哪些困惑 or 认识误区?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06 14:30
阅读:2678次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学,还是管理会计师?
管理会计是什么?有人认为是一个信息系统,有人认为是一种管理活动,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则将其定义为一种职业。若将管理会计定义为一种职业,其包括的内容就多了。所以,有人评论说“管理会计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
我认为,会计有不同角度的分类,从服务对象来分,会计可以分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相对于财务会计(亦称为外部会计)而言的,是内部会计。简单地说,管理会计就是为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决策而计算(计量)、分析和报告。会计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如按照核算对象或内容分,会计可分为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等。
管理会计学是什么呢?就是研究如何做好管理会计工作的一门学科或课程。老外的管理会计教材的名称就是“管理会计”,后面不会缀上个“学”的。国内有的管理会计教材,名称会是“管理会计学”,如同“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学”等。
那么,管理会计师呢?
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财会人,都可以称作是管理会计师。管理会计师有不同的层级,如按我国的会计职称体系,分为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你也可以参加IMA的考试,获取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资格,或参加CIMA的考试,获取特许全球管理会计师(CGMA)。有人说,我持有注册会计师(CPA)证,算中级还是高级会计师。怎么说呢?从资格的含金量(社会认可度)来说,CPA证甚至高于中级会计师证。但是,你若想取得高级会计师职称,还必须持有中级会计师资格,这是我国会计资格考试和管理制度中的一大弊端。为什么持有CPA证不可以直接申请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呢?
其实,我国的初、中、高考试,不就是管理会计师的资格考试么?财政部完全可以成立个管理会计师协会(如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管理会计比财务会计重要?
管理会计比财务会计重要,都是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培训机构忽悠人的。与此相关联的忽悠,还有:持有CMA证的人比持有CPA持证人的职位要高,挣得要多;考CMA比考CPA、ACCA要好,等等。这类似于说:男人比女人重要,内科比外科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被这些机构忽悠晕了的财会人,我认为其职位和薪酬不大可能高,因为他/她缺乏批判性思维,判断能力、决策能力(conceptual skill)上有问题。
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你若仅有中级会计资格证或高级会计资格证,而没有CPA证,也不想考CPA,那就趁早走人、另谋高就,在CPA所继续做下去也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之,如果你不仅有中国CPA证,还有一个英文的CPA证,如AICPA,你在CPA所的前景将会是一片光明(当然,持有CPA证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你若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有CPA证挺好,没有也无所谓,你可以考初级、中级,再考高级(考评聘结合);如果你已经有中级资格了,我认为也不必再考CPA了,否则就陷入“低水平重复”了。
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财会人,你就是管理会计师,你可能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也可能从事管理会计工作,不存在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谁比谁重要的问题。如果你的公司要去美国上市,而你英文比较好,还有AICPA证书,那你完全可以一展身手,一鸣警人。从一般的会计主管,成为会计部经理、助理财务总监或CFO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政府号召企业要“三去一降一补”,我们的企业也需要这么做么?
“三去”,指的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一降”,指的是降成本。
“一补”,指的是补短板。
我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企业的CFO大谈、特谈“三去一降一补”,非常的不感冒。从宏观上谈中国经济,难有比克强总理分析的*、深刻和准确的。并且,宏观(总体)分析与微观(个体)分析不同,宏观上正确的东西,微观上不一定适用。
作为企业的财会主管,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所站的角度和层次。观点不同,往往是由于角度和层次不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不是要减产能,而是要加产能,如“机器人”(300024)公司,2016年收入增加不快的主要原因就是受产能约束(订单相对饱满);有些企业不是要“去库存”,而是要加库存(如“万科”判断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白银”时代,拿地速度近几年未放缓);有些企业不是“去杠杆”,而是要加杠杆(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一些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再说降成本,也是需要进行价值工程分析,需要与企业动态的竞争战略相协调的,有些企业的成本不但不能降,还需要升,如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员工的薪酬,提升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等等。有些企业甚至不惜以短期的亏损来换取长期的竞争优势。
马云说,做企业不能听经济学家的,听经济学家的,企业必定做不好。马云所言是有一定道理的。经济字家一般都是宏观分析,而宏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不适合于微观的企业。更何况,在媒体上混个脸熟的经济学家们所说的观点哪有什么数据支撑?哪谈得上是什么宏观经济分析?
当然,马云成功了,说话也比较随性和随意,比如他说:“天不怕、地不怕,*怕CFO当CEO”。实际呢?阿里巴巴上市时的6人高管团队中,其中3人就有很强的财会背景,包括现任CEO张勇(张勇于2007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参与设计淘宝商业模式,帮助淘宝在2009年年底实现盈利)。所以,我们不能看成功者们是怎么说的,还得看他是怎么做的。心灵鸡汤是给别人喝的,说的人可能根本就不信。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ummer

曾旅居美国,从事英语教育多年英语翻译专业,10年教学经验,深谙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迅速提升英语听力能力。教学风格严格,深受学生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