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CMA,你误入歧途了吗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09 16:24
阅读:2299次

CMA考试的4个误区
CMA误区一:
CMA简单好考但是含金量低
相对于ACCA十四门课程,AICPA要求18个月内以75%的及格线通过4门科目考试来说,CMA很简单!
不过这确实是非常大的误区,因为CMA的相对优势不在于证书本身,而在于证书所学内容和应用实践的紧密结合,这除了取得证书以外,还需要比较多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需要压缩考证时间,花更多的精力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CMA知识内容体系,将之转变为个人对管理会计和企业管理的理解和经验。因此通过CMA考试,取得CMA证书往往都是在一年左右甚至一年内。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考试了。
毕竟CMA考试的内容非常宽泛,每一个Section实际上都相当于其它认证考试的厚厚的一本书。要在一年左右完成考试,也属不易,而且还是有不少内容是比较新的,和跨学科的,学员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比如Part2中,成本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结合,Kanban,JIT,质量成本等内容,再比如Part3中,供应链和成本管理的结合,投资方法和财务管理的结合等等。
CMA误区二:
CMA适合所有人群
首先CMA尽管内容宽泛,相比CPA来说,适合人群比较广,但还是不能面面俱到,它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比如希望向审计领域发展的,我要问他是更倾向于外部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如果是内部审计,OK,CMA适合他,如果是外部审计,毫无疑问,他应该去考CPA,无论是中国CPA或是英国ACCA或是美国AICPA,都更有利于他未来的职业发展。
又比如,希望向金融领域发展,我又要问他,他更倾向于投行还是投资或是保险,如果是投资,毫无疑问CFA®更适合他,如果是投行,CMA和CPA对他帮助更大,如果是保险,或许他更应该考虑金融工程和精算。
CMA误区三:
CMA学习内容都比较熟悉,适合找些免费资料自学
没错,CMA有不少学习内容非常普通,多数学员都曾经深入学习过,比如经济学内容,甚至连盗版资料都不需要,因为大学课程学的已经比较深入了,直接去做题都发现可以达到考试要求了;
另一方面,CMA还有非常多的内容,属于比较新的,属于有前沿的,属于有争议的,属于灵活多变的,这部分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考试要求也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比如:Kanban、JIT、ERP、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学、SOX等等,这部分内容在一两年前的考试中很少涉及,或者根本不作为考点,如今却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试范围,考点分布也非常多。可以预见,未来考试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考题变化仍然会非常大。
CMA误区四:
CMA考试,备考资料越多越好
备考资料太少肯定不行,比如部分学友说凭借一套IMA双语教材就能通过考试,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便再加上一千多题的IMA旧题也依然不能达到考试要求,因为考试的要求针对各个部分,有非常大的不同,有些内容不仅要熟练掌握,更要有一定的深入理解和答题速度。这都依赖于更多的习题资料来练习。
反之,资料太多也不行,一方面分散精力,一方面太多的资料,往往是包含了许多旧版题目,这些旧版的题目,很多不再是考试范围,有些虽然还是考试范围,但是已经从Part1的考试内容变化为Part2的考试内容了,比如SEC的一些要求表格10-k和10-Q,原来是出现在Part1考试中的,现在已经变化为Part2的考试内容了。
总之,一套好的备考教材,应该是较好的,并且是经过市场检验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备考CMA一定要避开CMA误区。想要系统的学习CMA,想要快速通关CMA考试,参加一个对CMA考试研究深入的培训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Peggy

雅思听力阅读9分,写作7.5分,国家人事部口笔译证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翻译硕士;拥有英语翻译和会计学双重背景,曾供职于北京中译悦尔翻译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宣传期刊的长期翻译。曾供职于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司,专门从事国家级外事翻译百余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