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考试动态 > 消费金融风险防范须未雨绸缪

消费金融风险防范须未雨绸缪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11-14 16:58

阅读:1402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双十一”,消费者再次刷新了成交金额。

 

  2018年天猫“双11”的成交额冲破100亿元只花了2分05秒;仅仅1小时47分钟,成交额以惊人的速度突破千亿元大关,比2017年快了7个多小时;*终,总成交额在11月11日的24时定格在了2135亿元。

 

  而赢家不止于天猫,甚至不止于积极投入这场“购物狂欢”的其他商家,当然也包括金融机构。无论是各家银行推出的信用卡消费“满减”活动或高倍积分兑好礼,还是电商平台自主推出的消费金融产品,都成为了越来越高的“双十一”消费数据的重要推手。

 

  实际上,伴随着消费内容、形式、意识的变化,消费金融正在形成蓝海,相关牌照的争夺也趋于升温。据媒体报道,唯品会与富邦华一银行计划在四川联合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拟称唯品会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富邦华一将出资1.25亿元,占股比例25%,唯品会暂未披露出资金额及持股比例。而早在唯品会之前,已有不少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筹谋消费金融业务,包括阿里、京东乃至滴滴、美团等互联网企业均在该领域的牌照争夺战中取得不俗成绩。

 

  消费金融领域有如此热度不难理解。除了大环境、大形势带来的发展机遇外,企业借力消费金融可实现完整的产业闭环,也可借此带动、反哺电商业务;而从金融环境来看,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此前曾经大热的网络小贷等业务牌照获取困难,也刺激了相关领域的资本转移。

 

  从数据来看,无论按照何种口径计算,消费金融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都很迅猛。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短期消费贷规模超过了8万亿元,是2014年年末的2倍多。如果考虑到信用卡贷款、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做的现金贷和消费分期业务,消费贷按广义口径算约达15万亿元。

 

  然而,喜人的形势下该行业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首先,*引人关注的问题仍是合规发展。

 

  目前,消费贷款、消费金融产品琳琅满目。但必须看到,除了持牌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之外,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涌入这一市场。从机构角度来看,跑马圈地、野蛮生长、重规模轻风险管理的问题长期存在,同时部分违规操作导致消费类贷款被滥用,也放大了业务风险;从用户角度来看,过度消费、恶意欺诈等行业乱象也伴随而生,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阴影。

 

  近期,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对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该分行存在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的违法违规事实。此前,类似事件也多次发生。7月3日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杭州分行因对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杭州市分行被通报,存在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及违规流入股市行为。一系列通报显示,部分机构存在消费贷发放草率、审核不严、违规使用等多重问题。而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之外,部分抢跑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更是只重规模而轻视风险。

 

  这一形势对监管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金融行业整体进入强监管时代,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出台,整体监管体系也日趋完善。行业整体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时期,这也对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风控效率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中小平台如何进行业务布局。

 

  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蓝海,当前欣欣向荣的局面很大程度上给了一些中小平台弯道超车的机会,但这些机构并不能在“风口”上“躺着赚钱”。例如,唯品金融在该领域要想发展,既要面临像阿里、京东这样的行业巨头提前布局以及由更大数量级“用户”产生的天量数据积累优势,又得面对其在全产业链以及金融产品多元化、高补贴的“承受力”等资本、业务优势,还得面对包括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风控、数据乃至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优势。如何找到差异化、特色化的业务发展模式,考验着这一类平台经营者的智慧。

 

  再次,银行或龙头互联网企业的中长期布局智慧。

 

  应当看到,在国企等大企业贷款利率低、中小企业风险高、地产类贷款受到政策限制后,消费类贷款受到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青睐。2018年上半年,各家银行的信贷投放继续向零售倾斜,零售贷款环比年初增长8.1%,高于对公贷款2.9个百分点。其中,非按揭类信贷(消费贷+经营性信用贷)合计环比年初增长9.3%,高于按揭贷款增速1.8个百分点。

 

  然而,这类消费贷款产品本身也隐藏风险。消费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消费意识的转变,刺激部分年轻人“以贷养贷”或借助“消费贷”加杠杆投资,这种倾向放大了相关贷款的风险;而消费类贷款多属无抵押贷款,审核流程简单、各银行之间信息不透明,重复放贷严重。上述因素叠加,导致了消费类贷款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少银行机构在产品设计、流程设计方面仍然比较粗放。

 

  总之,当前消费金融正从“蓝海领域”向“红海竞争”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必须保持警惕,曾经无数个领域出现过的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然后在监管重压下“熄火”的故事不应也不能再重演。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监管层都需未雨绸缪,避免乱象横生后重蹈“不管则乱、一管就死”的老路。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推荐:


   《创业时代》AB衣品爆发,真实的投行绝不能这么穿!

        ACCA+CFA®+CPA+法学硕士的学霸: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Xiaoyan

Xiaoyan

讲师认证:USCPA讲师

在超过20年财务领域工作中,曾服务于摩托罗拉、 BENTLEY软件等国际企业,几乎覆盖了北美、欧洲、大中华区的通信企业。曾在八个月内帮助巨大体量的中国网通在香港、美国成功同步上市,国内最早的oracle系统本地自动化团队负责人,现就任芬兰某公司中国区财务总监。熟悉财务分析、跨境结算、IPO上市等专业性财务技术。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金融专业大学生斩获理想offer的必修技能

01-30 19:00-01-30 20:30

直播结束

人才进化营番外——张校长寄语

01-29 19:00-01-29 20:30

观看回放

金融方向的大学生是未来投资界的宠儿

01-28 19:00-01-28 20:30

观看回放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