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A考试必看知识:融资7条禁忌!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03 14:46
阅读:1755次

1、高估帮忙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好的投资人应该是帮忙不添乱。有些投资者尤其是战略投资者,*喜欢罗列他们拥有的资源和帮助。但往往到*后发现,资源是共用的,派过来帮忙的人是外行,其他诉求石沉大海,*好还得靠自己。
2、低估添乱的影响
业内有一些老资历公司,是公认的害虫,尽管在被投资公司中占小股,但发号施令,天天骚扰,董事会上从不配合,让你日日胸闷。就因为他*早找到你,就因为他不断引诱你,就因为不拿白不拿,就因为钱快烧完,总之你拿了缺乏共识的投资人的钱。*终,听他的可能把公司搞成四不像,不听他的他又去外面放话,让你陷入人间炼狱。
3、把投资人等同于身后的机构
不靠谱的机构,人多半不靠谱;但靠谱的机构,不一定各个都靠谱。有的人虽然在产生过很多明星公司的机构,但完全水货一个,好的案子跟他无关,坑爹的案子干过不少。擦亮眼睛,去评判投资人的专业程度,而不要被所谓品牌蛊惑。
4、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这指的是孵化器的情形。很多团队一窝蜂往明星孵化器钻,也不肯加入一个新开设的孵化器。然而,孵化器的好坏区别在于它资源的大小,好的孵化器,能支持数十个团队都得到支援,单薄的孵化器则只能支援数个,甚至一个。即便你假如一个不知名的孵化器,但如果你表现得*好,起码你可以得到再次融资的机会。至于只提供办公场地的孵化器,我只想说:我很幸福。
5、过早稀释股权
因为不熟悉融资的游戏规则,因为你听信了“重要的是赚钱了以后分钱”,你在*轮或者第二轮融资中就稀释了40%、60%甚至80%的股权。被别人控制公司导致失败、分裂或难以发展倒不算痛心,万一发展得很好,结果前面稀释的越多,后面融资的选择就越少,当你被稀释到只剩10%、5%,这还算是你的公司吗?
6、用错误的结构融资
为了赶快把钱拿进来,跟投资人签夸张的分成方式、管理机制、对赌条款、完全不平等的清算条款等非常另类的合同,或是用非国际惯例的结构设计特别股。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没想过共赢做大的投资人也没能力让公司发展壮大。乱七八糟的资本结构和合同,只会吓跑后面想投资的机构。
7、早期融资轻视投资人
很多人融了天使资金以后,闷头封闭,再也不和投资机构接触。如果你选择了一家*的投资机构,这是大大的浪费。投资机构积累了大量成败案例和商业判断以及其他企业的友好关系,如果不去交流和利用,和拿土壕的钱有何区别?
中博教育——您身边专业的CIMA私人导师。
中博教育,汇聚国内优质讲师团队,*开发CIMA陪伴式课程,面授+网课多重保障高通过率,全国49个分部,寒暑假班、周末业余班、网络课程可任意选择。
免费领取 2025年CIMA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Michael

教育部全国万名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库首批专家; 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库首批专家; 硕士研究生导师,电视台特约财经评论员; 14年30余项企业政府项目经验,8年咨询公司项目负责人; 15年+财经管理教学经验,深刻了解大学生学习习惯,善于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身财务能力,深刻理解管理会计内涵,顺利通过考试。同时在职业规划方面帮助学生顺利成长。温和亲切,不仅是财经教师中的职场指导师,更是爱好丰富的人肉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