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上财经名校的人,现在混得怎么样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07-23 10:59
阅读:2784次

虽然人人都能侃侃而谈“两财一贸”、谈“四大行”,谈“四大”……但你们真的知道这些财经名校们的毕业生都去了哪呢?此处,挑选出了几所“211”财经院校,和北上广地区3所经管专业强势的综合性大学,分析其毕业生流向单位特征,希望你们不仅能知道财经类院校是“热”的,还能知道它对得起其“报考热”后具体的形状。
中央财经大学
1594名硕士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为1322人,占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82.94%,其中签订三方协议人数为918人,占签约人数的69.44%,签订劳动合同404人,占签约人数的30.56%。且毕业后64%的研究生选择留在北京。
对外经贸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在2017年共毕业了硕⼠⽣1632⼈,其中硕⼠毕业⽣中签就业协议/签劳动合同就业占⽐72.98%,⽐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选择读博深造45⼈,同⽐增长32.35%(去年34⼈)有44%的硕士毕业生选择了金融业就职,同样是银行业成为这些人中半数的选择。
然而在就业具体单位上,普华永道却成为了对外经贸硕士毕业生的多选择,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四大”中“三大”出现在了对外经贸毕业生就业榜单为的top10中,这是不同于央财的风景,会计事务所成为了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生的密集去处。
中国人民大学
虽然人民大学不是专门的财经类大学,但谁也不会小觑其在经管类专业上的实力。根据人民大学2016年就业报告数据,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3196人中,30.11%的毕业生选择了金融业,折算下来人民大学反而每年在金融业输送的人才比北京地区另外两所财经名校的人还要多但是人民大学并没已公布具体就业单位的人数,然而从下图我们大致还是能看出来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倾向于就职于金融业中的国企。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共有硕士毕业生1649人,从事金融业的比例也超过半数,另有14%的学生在会计事务所工作虽然上海财经大学也没有公布具体的就业单位人数排名。首先是不同于北京地区的财经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在就业集中度上更为集中在证券业中。其次是,位于电子通讯和快消行业的上财硕士毕业生拿到了上财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榜top2,均超过了11k这给我们的其实在于,在上财这样的财经类学校,拿到高收入的群体竟然不是在纯金融行业中,虽然他们从事的工作可能还是和金融或管理相关,但所有的经管类考生确实应该从这个数据中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眼界还是尽可能的放宽一些。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River

ACCA 资深会员,Volvo Car Corporation 成本控制相关工作,从事财务培训行业超十年,多名学生在ACCA全球统考中荣获大陆第一殊荣,多个班级TX通过率100%,AA&SBL通过率远超全球通过率。 授课逻辑清晰,擅长整理每门课程的思路框架。 理论结合实际,擅长从现实案例入手拆分讲解知识点,关注学以致用。分析考题及答案,擅长讲解答题方法及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