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租赁分析的折现率
文章来源:CPA官方教材
发布时间:2022-01-24 16:25
阅读:645次

《财务成本管理》是CPA考试中较难的一科,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和公式较多。在复习中,考生们要熟练记住每个知识点和公式,并学会运用。本文为考生们整理了知识点:租赁分析的折现率,备考的同学们可以参考学习。
租赁的经济、法律关系十分复杂。世界各国对租赁的理解不尽相同,同一国家的合同法、税法和会计准则等对于租赁的规定也存在某些差别。实务中租赁合同种类繁多,分析模型专业且复杂。基于本教材的目的,不对这些复杂问题展开讨论,只简单介绍租赁分析的基本原理。
财务管理主要从承租人的融资角度研究租赁(出租人是从投资角度研究租赁),将租赁视为一种融资方式。如果租赁融资比其他融资方式更有利,则应优先考虑租赁融资。
租赁分析的折现率
计算租赁净现值使用什么折现率,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从原则上说,折现率应当体现现金流量的风险,租赁涉及的各种现金流风险并不同,应当使用不同的折现率。
(1)租赁费的折现率。租赁费定期支付,类似债券的还本付息,折现率应采用类似债务的利率。租赁资产的法定所有权属于出租人,如果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赁费,出租人可以收回租赁资产,所以承租人必然尽力按时支付租赁费,租赁费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很低。租赁资产就是租赁融资的担保物,租赁费现金流和有担保借款在经济上是等价的。因此,租赁费现金流的折现率应采用有担保债券的利率,它比无风险利率稍高一些。
(2)折旧抵税额的折现率。使用折旧额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折旧抵税额,隐含了一个假设,就是全部折旧抵税额均有足够的应税所得用于抵税,并且公司适用的税率将来不会变化。实际上经营总有不确定性,有些公司的盈利水平很低,没有足够的应税所得用于折旧抵税,适用税率也可能有变化。因此,折旧抵税额的风险比租金大一些,折现率也应高一些。
(3)期末资产余值的折现率。通常认为,持有资产的经营风险大于借款的风险,因此期末资产余值的折现率要比借款利率高。多数人认为,资产余值应使用项目的必要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对每一种现金流使用不同的折现率,会提高分析的合理性,也会增加其复杂性。除非租赁涉及的金额巨大,在实务中的惯例是采用简单的办法,就是统一使用有担保债券的利率作为折现率。与此同时,对于折旧抵税额和期末资产余值进行比较谨慎的估计,即根据风险大小适当调整预计现金流量。
注:以上知识点来自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由于政策的变化,教材不断变化,详细内容请参考最新版教材内容。
相关阅读:【CPA《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租赁分析的主要程序】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Geoffrey

会计学博士,CICPA会员,中国税务师(TA)会员,天津市青年后备人才,ACCA中国资深教学顾问(TUTOR GURU),有十数年高校财经一线教学经验,学术与实践并重,授课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清晰,教学注意细节,擅长讲透原理。讲解方式幽默,深受学生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