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教育参与「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发布会」 介绍财经素养教育实践经验及成果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1-11-29 17:29
阅读:787次
以“提升财经素养,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发布会”11月27日举办。会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师辛自强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团队发布了“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来自银行、金融、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就财经素养教育议题展开讨论。中博教育常务副总裁萨仁娜介绍了中博教育在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方面的成果及发展规划。
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Visa联合主办,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高校和科研机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企业、财经素养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的260多人在线参与了此次会议。《光明日报》、《人民论坛》、《中国社会科学报》、《环球时报》、《金融时报》、《经济参考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球网等10余家媒体的记者也出席了会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指出,消费者良好的金融教育,是金融市场稳健的基石,做好金融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是要动态掌握国民金融素养水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一直高度关注国民金融素养情况,于2016年建立了人民银行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已经连续三次开展了全国性的调查工作。他表示,辛自强教授团队开展的财经素养调查,对于我们掌握国民财经素养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金融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实践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西方学者往往把财经素养设置为理财活动所需要的财经知识和财经能力,这个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很狭隘,要正确理解财经素养的内涵。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我们讲“君子求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很重要,其中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的义利观。在他看来,整合经济人和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从财经知识、财经能力和财经价值观三者角度定义财经素养,这个观点有哲学基础和中国特色,也吸收了经济学和心理学不同学科的思想,对于我们认识财经素养的内涵,是一个很重要的推进。
在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发布环节,“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辛自强介绍了《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及评价指数体系的开发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并解读了项目团队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完成的万人样本的财经素养调查结果。该调查揭示了我国公民财经素养的基本现状,尤其是在个体、群体和省区层面存在的经济人指数与社会人指数的分化现象,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财经素养教育和经济政策设计有重要意义。辛自强表示,在个体、群体和省区层面,我国公民财经素养的经济人指数和社会人指数存在明显分化。这一结果提醒为政者在设计政策和开展财经素养的提升工作时,要两者兼顾,“两手抓”,摈弃过去那种只从理财知识和理财能力的角度看待财经素养的狭隘认识。我们要对儿童青少年、金融消费者、乃至全体公民开展系统的财经素养教育,既注重其经济人特征(理财价值观、财经知识和财经能力)的培育,也要重视其社会人特征(超越性的财富价值观和财经伦理观)的培育,使其“重义兼利”,建构全方位的财经素养。
对于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尹优平副局长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研究在思路、方法和结论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思路上,该研究结合了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的优势,为金融素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方法上,辛自强团队自行开发设计了调查工具,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了大样本的数据,构建了经济人指数、社会人指数,最终构建了财经素养指数,整个过程科学严谨;在结论上,该研究对不同地区、城乡背景、教育背景、收入和年龄的群体,从多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创新性地从经济人与社会人两个角度进行切入,获得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结论。
Visa公司普惠金融及教育负责人王东从市场调研、行业倡导、赋能培训、金融教育的创新实践等四个方面介绍了Visa近十年来的项目实践情况。王东认为,辛自强团队提出的财经素养“三元”理论强调“从态度和价值观导出行为”的逻辑与Visa公司“使命驱动”式的金融教育理念是契合的。这是双方为什么能多年合作,并期望持续合作的价值观基础。
中博教育常务副总裁萨仁娜作为受邀出席本次活动的唯一一位财经教育机构代表发言。她表示,中博教育在财金教育领域十七年发展过程中发现,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相对容易的,但财经价值观的培育更重要、影响更深远。一直以来,中博教育将促进国民财经素养提升作为自身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中博教育整合国内外优质财经院校、企业资源,联合专家团队原创的思科普(SKEP)财经素养培养体系及整体解决方案已通过了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与建设发展中心的评测与论证。基于该体系,中博教育为教科院、教育局、学校提供从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到落地服务、反馈评估的一站式服务:为松江教育局提供思政创新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覆盖松江6所高中近3000名学生;支持协和小学主题课程研发,成果被作为示范课参与省教研院网络教研活动,累计观看互动1000万+人次;承办广东省财经素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财经素养教育实施案例研究·大湾区青少年财经素养调研》。此外,中博教育还探索以公益的方式促进财经素养教育发展,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开展献礼百周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大学生为偏远地区中小学生提供财经素养服务。从行业层面来看,财经素养认知度不足、市场上可匹配的专业人才短缺等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经素养教育的推动,为此中博教育将投入更多资源到财经素养教育这件利国利民的事上来。
▲重大创新成果测评与论证证书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副校长颜敏分享了自己学校财经素养教育的“一体两翼”、“四融三通”的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开发的大学生财经通识、财商训练和经济伦理课程以及所设立的河南省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基地。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审慎制度处处长王瑱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发展的历程,认为辛自强教授引入“社会人”指标,并用分类法对消费者进行细致地画像,这对于金融教育实践具有启示意义。此外,山东工商学院科研处处长李希亮、上海海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国芳等也围绕相关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的发布为财经素养教育理论构建及测验提供了重要工具,对于掌握国民财经素养状况具有深远意义。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促进国民财经素养提升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战略价值。但财经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重道远,绝非一家机构或某个组织就能做好,需要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形成教育合力。中博教育将基于自身优势,继续携手各机构、高校,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年龄段财经素养教育生态体系,为提升国民财经素养贡献中博智慧与方案。
推荐阅读:【中博教育承办《大湾区青少年财经素养调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