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倒计时!申论如何才能拿高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1-23 16:08
阅读:577次
最近好多小伙伴都在问,申论如何“抄”才能得高分呢?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呢?小博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申论“抄”的技巧。
1、抄什么
申论材料是有许多“要素”组成的,如现实问题的呈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影响分析,政府工作成绩的总结等;也会使用专有名词、政府政策、名人名言、权威表述等,在材料的写作上也会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简而言之,我们摘抄的是与题干有关的内容。
2、怎么抄
01 直接抄?
在申论中无论是非作文题型,还是作文题型对材料都有着高度的依赖,都需要对材料的梳理概括,换句话说,你什么都不会做,就知道抄材料,题目比较简单的话,可以抄出70分。
直接抄的材料有哪些呢:①、高频关键词句,即在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②、规范的语言表达,即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表述规范、书面、简洁用语等,对于大部分申论题目来说,语言表达越规范,作为得分点的可能性就越大。
02 概括性的抄
做题时我们有时无法直接去摘抄,像冗长性表述、口语化表述,事例型资料,数据型资料时就可能无法直接摘抄,我们需要对这些零散、口语化、不规范的信息进行归纳。
①、冗长性表述、口语化表述:需要结合主题与要素进行概括,
②概括事例型资料:段落首尾句、首尾段一般都起着起承转合或者概括的作用,其中与题干有关的规范性表述可直接摘抄为要点。
③、概括数据型资料:如果前后没有表达简洁规范的概括性原文,就需要我们分析数据进行概括
03 创造性的抄
这需要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拔高,分析是指对材料的基本含义进行延伸,如有一段申论材料是“在市面上找不到感兴趣的书”,反映的直接问题是书少,但分析一下,书少的背后是图书行业发展不足。
再稍微分析一下,找不到书不一定书少,有书但是读者找不到,背后的问题是流通渠道不通畅,图书市场化程度不高。
我们再对“在市面上找不到感兴趣的书”进行拔高,这句话说明了我国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落后。
3、小诀窍
案例内容——根据主体、处境背景、做法、结果四大要素进行概括,字数在70字左右。
分析内容——按照原因分析、积极影响分析、消极影响分析、重要性分析、必要性分析等内容进行概括。
引用内容——材料中权威性表述,政策表述,领导人和专家的讲话可以直接引用。
推荐阅读:
【11月28日国考笔试,北京考区考生需持48小时内核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