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传统零售企业如何借“新零售”赛道超车
文章来源:CMA官方订阅号
发布时间:2021-11-19 14:39
阅读:658次

自2016年马云首提“新零售”概念以来,零售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传统零售业面对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市场认知难度大、高流通成本、传统零售成为了线上零售的体验店等诸多难题。
“数字”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推动产业发展底层逻辑的转变,重构传统企业的创新方式、生产方式、产品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只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才能充分释放其价值。基于对内外部敏捷的商业数据和未来的业财预测,通过结构化财务分析体系进行价值挖掘,进而为决策赋能,恰恰需要高效的财务运营分析体系帮助企业快速应对。从业财融合视角,结合企业案例阐述一下传统零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应对。
李宁借“国潮”东风完成转型
2018年,“中国李宁”系列服装在纽约时装周上以经典红、黄配色渲染的“中国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李宁”引领的运动潮流,打破了年轻人对国产体育品牌的刻板印象,成为消费者眼中最为显性的品牌认知。“国潮”成为了传统转型的核心关键词。
据李宁最新一季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5%至101.97亿元,净利润同比大涨187.2%,达到19.6亿元。李宁系列4月销售额飙涨800%,净利率从11.1%提高至19.2%。毋容置疑,其利润率上的增长,外部环境为李宁的业绩助推了一把,“国潮”开始在人群中达到情绪高点,同时很大程度上与调整经营杠杆有关,包括关停低效亏损门店、缩减商品宽度增加商品深度、低效经销商线上店铺数量优化缩减等一些系列转型措施。
传统零售业竞争的重点在于对现有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价值挖掘。这也正是李宁改变了跑马圈地传统模式,转向“国潮”文化的潜在需求,对国潮文化的认同感给消费者带来持续且适合的体验,是推动品牌增长的基本面。【点击免费下载>>>更多CMA学习相关资料】
李宁的增长在于实现了降本增效,促使线上销售和线下实体店结合程度更加紧密。这说明从财务管理视角,零售企业需要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单店、品牌、品类外,还需要以线上线下渠道、市场活动、会员等作为资产对象,发挥业财的数据价值,快速响应、拥抱变化,这是新零售时期业财一体化的核心驱动力。
国美重构零售产业生态价值链
面对当下数字化转型,国美仍“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原则,同步对全国逾3400家门店进行了“一店一页”的线上平移,使用“真人即时在线解答+商品准时快速送达+到网、到店、到家服务”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合纵连横,延伸服务边界。国美还积极和京东、拼多多这类电商巨头达成合作,合纵连横。国美看中了对方在线上的运营能力,而京东和拼多多则渴望国美强大扎实的线下零售基建(全国有3421家零售实体店,500万平米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全国运输路线超1600条),这正是国美的核心壁垒之一,借势发力,努力扩展自己服务的边界。
优化赛道,构建生态闭环。零售“真快乐”APP,开启娱乐化零售新赛道。娱乐化的消费革新,背后的核心价值就是把用户由“消费者”变成平台变革的“参与者”。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其GMV同比增长近4倍,月活稳定在4000万规模,活动单日日活近千万。从线上平台,到线下门店,再到供应链平台和极速的物流平台,国美新零售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构建全方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挖掘“怀旧”情怀,推动企业从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制定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商业模式,围绕客户全旅程,打造全方位体验,践行一致的价值观、技能和工作方式,营造高品质的客户体验、高自驱的员工体验、高信任的生态系统体验,形成企业全新的商业模式及竞争力。
提升资源最优配置模式。在传统零售向数字化转型中,企业应加快数字化在企业资源配置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行组织扁平化、业务敏捷化、运营中台化、管理服务化、创新制度化,基于全面、准确掌握内外部的数据信息,构建企业资源动态分析,并通过分析、决策、执行,对企业资源配置进行持续动态调优,从而更高效更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构建企业竞争新优势。
企业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财务作为数据分析的核心成员,只有转换好角色定位,才能转化为对经营决策的支撑。利用传统的会计核算与后期的全流程服务支撑,达到双驱动并行效果,判断企业在整体业务转型布局中,哪些是流程中的问题、哪些是审批中的问题、哪些是制度上的问题。不断结合实际业务数据分析财务结果,引导业务合规化发展,培养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问题主动与业务共同研讨解决方案,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运营环境,为转型形成合力。
相关阅读:【CMA2021年快来查学分(CPE)啦!】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