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1-18 17:09
阅读:527次
随着2022年国考笔试考试日益临近,各位考生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于行测而言,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仍然是很多考生的“心腹大患”。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准确率,需要在题量占比非常高的中心理解题当中突破。
中心理解题的核心解题思路之一就是一个中心句。做题时只要能找到中心句,那就事半功倍。然而中心句好找,如何打通中心句和正确选项之间的关系,就是考生要突破的最后一关了。
妙招一: 把握中心句的主干
【例一】目前一些地区产生相对贫困的问题是由于这些地区的人群缺乏信息和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掌握较多信息和资源的人群能够获得更多的致富机会;相反,缺少信息和资源的一部分人群就会被逐渐分化,成为相对贫困人群。要针对相对贫困问题的产生根源和主要特征,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形成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减灾扶货,医疗扶贫等解决相对贫困的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相对贫困受到各种条件与因素的制约
B. 信息和资源是造成相对贫困的主要因素
C. 形成解决相对贫困的多层次资源支撑
D. 解决相对贫困是扶贫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首先,我们通过第四行首字“要”判断,第二个长句为文段的中心句。
其次,找到中心句的主干内容,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分析可知,该段的隐形主语为“政府”,谓语为“形成”,宾语为“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我们进一步可知,该句的意思为“政府要形成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
最后,对比选项可知,只有C项的主干与之相同、意思一致,故选C。
【例二】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长期以来对“三农”的金融支持服务还不够,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不明显。传统金融体系受“短期绩效”“资本至上”以及“规模偏好”等观念的影响,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创业者的金融服务相对不足。另外,风险控制与监管、市场之间还存在一定失衡情况。这些难点和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满足。基于此,面对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和服务障碍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 市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B. 建设新金融的现实背景
C. 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
D. 传统金融体系的新发展
首先,我们通过尾句首词“基于此”判断,尾句为文段的中心句。
其次,找到中心句的主干内容,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分析可知,若将该句倒装,则其主语为“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谓语为“是”,宾语为“面对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和服务障碍”。我们进一步可知,该句的意思为“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是面对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和服务障碍”。
最后,对比选项,我们发现B项是其主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尾句中的“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即B项“建设新金融的现实背景”当选。
妙招二:把握选项的同义替换
【例三】有关发展的早期文献几乎都认定,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无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在普及社会医疗保险方面无所作为的理由。时至今日,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占人口大多数的非正规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一般都被排斥在保险计划之外。然而事实证明,即使是最穷的国家,也能通过对本国人口中的脆弱群体提供公共支持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社会保障形式来。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
B.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
C. 弱势群体应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的重点
D. 贫穷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对社会保障无所作为的理由
首先,我们通过尾句首词“然而”判断,尾句为文段的中心句。
其次,找到中心句的主干内容,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分析可知,该段的主语为“最穷的国家”,谓语为“创造”,宾语为“社会保障形式”。我们进一步可知,该句的意思为“最穷的国家创造社会保障形式”。
最后,观察选项,若把D项倒装可得“发展中国家不能以贫穷为理由对社会保障无所作为”,故D项的主干和意思与之最为接近,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当选。
【例四】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保障,这是充满生命的地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价之宝。但是,人类活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生物多样性。20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而进入90年代,科学家们估计每天灭绝140个物种,因而全世界有10%的高等植物和3/4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全球270种龟类爬行动物中的42%、150种灵长目中的2/3濒临灭绝。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多样的地球生物的种类正呈锐减趋势
B.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C. 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D. 如何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首先,我们通过第二行中的“但是”判断,该句为文段的中心句。
其次,找到中心句的主干内容,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分析可知,该段的主语为“人类活动”,谓语为“减少”,宾语为“生物多样性”。我们进一步可知,该句的意思为“人类活动减少生物多样性”。
最后,观察选项,若C项倒装之后即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主语都是“人类活动”,谓语是“减少”对“影响”,宾语是“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当选。
总之,我们在做中心理解题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到中心句,然后分析中心句的主干,最后寻找与之相同或者同义替换的选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