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考点:发出存货的计量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1-11 16:55
阅读:677次

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弊端:
(1)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2)物价持续下降时则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①存货的移动平均单位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数量)
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移动平均单位成本
③月末库存存货的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月末存货的移动平均单位成本
弊端:每次收货都需要计算一次平均成本,工作量太大,对于发货较为频繁的企业,不太适用。
(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①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月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
②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③本月月末库存存货的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优点: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的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弊端: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和金额,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四)个别计价法
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优点: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其发出成本的工作量较大。
注意: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如珠宝、名画等!
【提示】
(1)发出存货不能采用后进先出法计量。
(2)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本期销货+期末存货
存货成本的结转
1.定义
企业在确认存货销售收入的当期,应当将已经销售存货的成本结转为当期营业成本。
只要有主营业务收入,就有主营业务成本。
2.存货成本结转的会计处理
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余额-存货跌价准备
原理:存货对外销售,按已售产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3.包装物的发出核算
包装物金额较小的,可以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1)生产领用的包装物,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等(未来转入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出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出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推荐阅读:【初级会计实务:财产清查的种类及方法】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herie

CICPA会员,ACCA会员 曾任职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参与IPO、年审、财务尽调等工作,4年+财经教学经验,善于使用体系学习法,立足课堂和课下,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被誉为“24小时能量王”。讲干货、讲方法、侧考点。以点带面,删繁就简内化于心,讲解逻辑严谨,归纳总结清晰。 主动了解学生需求,深受学生认可喜爱,所授课程到课率100% ,经济法 课下检测通过率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