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注会税法中的一些税率还是需要考生记忆的。注会《税法》公式复杂难记,重点章节多,都是重点。下面中博小编整理了CPA《税法》个人所得说税率大全。
1.查账征税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核定征收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
3.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实际经营期不足1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当年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额
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税率-速扣数
1.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月工资-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提示】(年终奖+月工资-3500)÷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支付单位分别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雇佣单位代扣代缴税额=(月工资收入-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
派遣单位代扣代缴税额=月工资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不可以扣费用)
个人自行申报补税=(两处月工资收入总额-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已被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十)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
3.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人员工资薪金所得
(1)居住90日(或183日)以内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2)居住90日(或183日)至1年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2)居住1至5年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4.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作年限
【提示】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5.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6.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员工行权时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薪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扣数)×规定月份数
【提示】规定月份数超过12个月的,按12个月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或=(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承包人工资—承包费—业主费用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为纳税人代付税款
(1)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或: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提示】自2015年9月8日起,个人从股市购买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间的股息要根据持股期限分别按全额(1个月以内)、减按50%(1个月至1年)、免税(1年以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五、稿酬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1-3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1-30%)
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提示】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居民住房所得税减按10%征收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提示】个人拍卖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复印件外的其他财产纳税人如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按转让收入额的3%征收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示】个人转让限售股,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偶然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每次收入额×20%
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今年CPA税法做了一些调整。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记忆税法,以上就是中博小编汇总的CPA《税法》个人所得说税率。
需要*新免费
CPA资料 与
高清网课 等资源?还想与CPA战友讨论*前沿的相关问题?那就
点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