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税法增值税知识点,帮助考生们节省备考时间。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售额×征收率(5%、3%)
扣缴义务人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一、销项
1.销项税=销售额×税率(17%、11%、6%、0%)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一般)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小规模)
2.视同销售情形下销售额的确定:
(1)纳税人*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
(2)其他纳税人*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
(3)组税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税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3.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纳税人销售旧货应纳税额增值税=售价÷(1+3%)×2%
4.差额计税
(1)金融商品转让:
销售额=卖出价-买入价
①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三方关系):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车辆购置税
②提供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两方关系):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含本金)-扣除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
(2)建筑服务
①一般计税方式建筑服务: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建筑服务: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费)÷(1+3%)×3%
(3)不动产租赁经营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5%)×5%
【提示】税收优惠:个体户、自然人出租住房应纳税额=租金÷(1+5%)×1.5%
(4)房地产企业转让不动产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土地价)÷(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5%)×5%
(5)非房开企业转让不动产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5%)×5%
【提示】一般纳税人转让营改增取得前不动产、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取得的不动产计算应纳税额时销售额为(含税全价-原价)
(6)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简易)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3%)×3%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差额)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1+5%)×5%
5.进口货物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关税)÷(1-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下面解读增值税税收优惠及其他相关问题
一、关于价格含税还是不含税的问题
1、销售价格:
(1)一般看到一般纳税人,看到专票,一般就是价税分离的价格,不需要我们做价税分离;
(2)一般看到小规模纳税人或者看到普票,一般是指价税合计金额,要做价税分离;
(3)上面两条不能*化,有一次的真题故意在这里设置了陷阱。但是设置陷阱也很简单,比如说开了专票,但是告诉了考生价税合计金额。
2、关于运输费用
(1)什么时候是价外费用:销售方在销售的时候以“运输费用”的名义收取的运费,但是销售方一般并没有运输业的资质,也不可能开运输业的专票,这时就是“价外费用”,看到价外费用那就需要价税分离。
(2)支付给运输企业的费用:因为现在运输业也是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都是价税分离的金额,不会在这里设置考点。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那就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所以,看见运输费用,一定要搞清楚属于价外费用还是属于支付给运输企业的运输费。
二、关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
1、对销售方来说,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并没有区别,都需要记入销项税额,不同点在于考试题目如果告诉专用发票,那么一般意思是价税分离的,如果告诉的是普通发票,那么一般都需要做一个价税分离然后计算销项税额。
2、对购买方来说,普通发票不得抵扣,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3、小规模纳税人自己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但是可以申请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如果一般纳税人拿到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专用发票是可以抵扣的,只不过小规模缴纳的税率是3%,所以抵扣也是3%。
三、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
(1)账面价值就是不含增值税的,所以如果某产品(非免税购进农产品)的账面价值是10000元,如果税率是17%,那么转出的进项税额就是1700(元)(10000×17%)。这个规定适合运输费用,因为运输费用也是价税分离的。
(2)免税购进的农产品就是找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农产品,进项税额是计算抵扣的。比如收购价款是10000元,那么账面价值只能计入8700元,进项税额是1300元。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
①假设题目告诉我们的是免税农产品的账面价值10000元,表示的是扣除了进项税额的价值,我们首先要还原收购价款,然后再计算转出的进项税额,即:
转出的进项税额=10000÷0.87×0.13=1494.25(元)
②假设题目告诉我们的是免税农产品的收购金额10000元,表示其中包含的进项税额是1300元,所以转出的进项税额是1300元。
(3)关于进项税额转出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到底是当期购入直接不用抵扣,还是以前已经抵扣过本期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相关阅读
2018年CPA《税法》有哪些变化?
需要*新免费
CPA资料 与
高清网课 等资源?还想与CPA战友讨论*前沿的相关问题?那就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