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08-18 14:13
阅读:1894次
一般来说,考研需要约一年的时间准备。那么,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考试时间虽然在大四,但在大三开学就要确定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大三下的三月份之前,应充分了解考研的流程,定院校、择专业。大四开学九月初,各个学校会在研招网以及研究生招生官网发布招生简章和考研大纲。这时候就能进一步了解自己意向的专业初复试分数占比、录取人数。
在正式报名研究生考试之前需要预报名,每年研招网预报名大概在9月24-27日,每天的9:00到22:00。
正式报名则会在十月中旬开始,月底结束,需要提供身份证、在校奖项等文件的扫描件,填报志愿、缴费。再之后,就需要确认报名了,往年都是要现场确认报名的,21届大多采用了线上确认,估计这也将是未来的趋势。
线上只需要上传照片即可。考研初试大致会在十二月倒数第二个周六日,考前一星期会出准考证。
考完初试,大家就要紧锣密鼓的安排复试复习了,复试复习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硕存在差额复试的情况,专硕复试录取率很低,竞争压力非常大。
关于择校与报考
1、学校与专业
对于考研,选择学校是很重要的一环。考研一般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如果分数达不到就只能调剂, 所以大家需要衡量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理想目标。
一般越出名的学校竞争更激烈,择校需要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水平,最好的结果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考上最有把握的好学校。
决定考研之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去查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招生计划,要招多少人、每年报名多少人、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考试考查科目。
2、专硕与学硕
选择学硕还是专硕,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一般来讲学硕更偏向学术性研究,专硕偏向职业导向。
以会计这个专业为例,专硕的课程设置理论部分更少,如何应用的内容会更多,培养目标是未来合格的CFO。而学硕有相当一部分是硕博连读,更多讲的是研究方法论,培养目标是未来的会计学研究者。
总体而言,
考试难度:学硕>专硕
竞争程度:学硕<专硕
学制:学硕3年>专硕2年
总学费:学硕≈专硕
初试准备
一、考试科目
一般的考研有四门:
1. 两门公共课: 政治、英语
2. 一门基础课: 数学或专业基础
3. 一门专业课,需要考两天
管理类联考(商科)则是两门:管综(数学、逻辑、写作一张卷子)、英语,一天考完。
决定好考研就要开始复习。建议大四上学期选课时,考虑好自己的时间分配。因为刨去上课时间和吃饭睡觉,剩下的复习时间需要仔细规划。
二、一般初试(非管理类)
数学
1.根据自身特点与喜好,决定是否报考考数学的专业。
2.分数占比高,尽量多投入时间学习,每天做题保持手感。
3.选择合适自己的网课老师,但做题和内化知识永远比听课更重要。
4. 弄懂曾经做过的每一道题比题海战术更有用。
专业课
1.根据备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分析命题风格和考试重点。
2.阅读参考书目,既要全面掌握知识点,又要抓其中的重点。
3.若有余力,尝试阅读一些学科论文与书籍,培养专业素养。
英语
1.词汇量比较重要,需要坚持每天背单词
2.得分重点是阅读题,要分析题目错因和文章逻辑。
政治
1.暑假开始学习即可。
2.得分重点是选择题,选择题更注重背诵的准确度,可以采用记忆关键词的方法。
管理类联考
数学
专注刷题,这部分命题点并不多,最好前期分类刷,每天给自己固定的任务量。总错的题一定一定要琢磨透。后期,练习册刷完就掐点做真题模拟题,非常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做!保持手感和熟悉度!
逻辑
不能只是单纯刷题,应该一边看网课一边做题,后期分析真题套路!真题和机构的套题还是有区别的,跟上出题老师的脑回路很重要。
英语
英语二的难度和六级相当,但需要大家注意一下格式。英语部分各机构出题差异还挺大,酌情刷题。
复试准备
每个学校复试比重不太一样,复试录取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也存在差别。所以,复试的重要性需要结合志愿去衡量。大部分专业还是初试复试五五开的,所以可以尽早准备。
一般来说,考完初试就应该开始复习了。大概考前一个礼拜会出分数线和复试通知,因此时间很仓促,如果等成绩出来再复习是来不及的。
不同学校和专业复试的考查范围不尽相同,形式一般是笔试面试相结合,包括综合面试、英语听说以及专业课笔试。由于近两年情况特殊,所以有的学校采用了线上的考试。
线下复试需要到学校里考试,线上复试的话基本上用的是zoom,考官一般会有五六个人。线上复试和线下复试复习重点不是很一样,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双重准备,专业书要起码粗略看一遍,不懂地方可以找一些网课资源看。找一些微博大V分享的重点内容,自己去整理一下专业范围重要的考点是很有用的。
线上的口头问题偏向于基础,很多都是概念性的。自己不会的问题不要瞎掰,可以跟老师说你会的部分,然后道歉说自己愿意进一步学习。英语口语部分都是本科专业内的问题问答。所以自己专业内的英语表达要熟练!
一些准备建议:
1.着装不需要过于正式,看起来舒服+学生气就行。
2.气质很重要 要沉稳不要紧张。
3.备考过程中可以录制一下自己的表现 复盘自己的表情、眼神以及沟通能力。
4.至少提前一天到学校附近住下,考试当天提前到场,可以和未来的同学聊聊天缓解紧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