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金、罚款、罚息,哪些可以税前扣除?
文章来源:上海税务
发布时间:2021-07-29 13:27
阅读:2672次

最近收到很多纳税人的咨询,“罚金”“罚款”“罚息”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情况,来一起看看吧~
情形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罚金
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中国刑法中是一种附加刑。
例如:
公司因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判处罚金。
行政性罚款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
例如:
1.公司因没有按规定申报纳税被主管税务机关罚款。
2.因以前月份少申报税款,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罚款及滞纳金。
3.因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受到消防大队的处罚,交纳罚款。
4.单位的司机因交通违章被交警罚款。
5.因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被工商部门处罚。
6.办理丢失增值税发票挂失手续而产生的罚款。
7.其它因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等。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三号)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情形二与生产经营相关
经营性罚款
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罚款。
例如:
1.因未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而支付的违约金。
2.因未按照要求履行合同而支付的罚款、赔偿金。
3.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
4.其它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罚款等
罚息
借款人在规定的日期未还款造成的逾期而交纳的罚金。
与生产经营相关,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三号)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综上所述,我们应注意区分行政性罚款、罚金和经营性罚款的区别。行政罚款、罚金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应做纳税调增处理;而例如合同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赔偿金、罚款和诉讼费等,只是不符合交易双方经济合同的约定,并且与生产经营相关,应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需做纳税调整。
推荐阅读:【初级会计解惑|会计日常审核发票应关注哪些要点?】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herie

CICPA会员,ACCA会员 曾任职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参与IPO、年审、财务尽调等工作,4年+财经教学经验,善于使用体系学习法,立足课堂和课下,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被誉为“24小时能量王”。讲干货、讲方法、侧考点。以点带面,删繁就简内化于心,讲解逻辑严谨,归纳总结清晰。 主动了解学生需求,深受学生认可喜爱,所授课程到课率100% ,经济法 课下检测通过率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