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北大研究生,CMA双科440,真正的学霸会学习!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18 15:11
阅读:3058次

保研北大成功、考过CMA,人生迎来双丰收,让我们看看学霸刘同学的奋斗经历。
本科期间刘同学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能停下来,得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在这种韧劲和精神的指引下,她的大学惊喜不断。
CMA双科均拿到440高分的同时,她还通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以及英国精算师Core Principals阶段6门考试。
2020年,刘同学还被保研至北京大学!
学习之余,她也没忘记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做规划,曾先后实习于普华永道、中国人寿、招商证券、方正证券等大厂。
现在研一的她,已经踏上了自己的新征程,继续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面闪闪发光。
Q刚上大学的你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刚上大学的时候,其实我也是有一点迷茫的,因为大学的生活和枯燥重复的高中生活比起来实在是精彩丰富太多了,自然我面临的选择和诱惑也就很多。
但是我脑袋里面一直绷着一根弦,就是我不能停下来,得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不能在原地打转,要让生活充实起来。
从大二开始,接触了一些商业比赛和科研项目,在这期间通过了CMA的两门考试。
大三我确定了保研的基本方向,集中全部精力收集信息,准备保研的笔试和面试。
整体上来说,我觉得我的目标是在一次次尝试和历练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Q保研过程中,CMA会分散你的精力吗?
因为我是在大二这一年备考CMA的,而保研的准备工作是从大三开始的。
所以学习CMA不仅没有分散我的精力,还给我的保研路程带来很多帮助。
因为我从CMA的学习中积累了很多财务分析和战略管理的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我知识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让我在免试中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切入,利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
Q北大的研究生生活是什么样的?
从9月份入学到现在,度过了3个多月的研究生时光,我感觉自己作为北大新人,在燕园真的学到很多东西。
首先是学习方面,研一的课程是比较紧凑和充实的,课程的深度和本科相比有很多提升,而且更注重实务操作和话题研讨。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北大的平台使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
这里每周都有各种大咖前来分享交流,有的是学术上的科研成果,有的是业界的精彩案例,我从中收获很多经验和方法。
Q当初为什么选择CMA而不是其他证书?
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选择CMA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合适的选择。
一方面,我觉得学习CMA增长我的财务知识和战略性思维,这其实是身处精算专业的我非常需要弥补的一块知识盲区。
另一方面,学习CMA让我多了一条可以选择的路,所以它对我的本专业来说其实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说起和CMA的相遇,可以说是我探索的结果,也是缘分使然。
当时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学习ACCA,她经常和我交流这方面的心得,但我当时觉得ACCA战线比较长,专业性也非常强,对我的本专业来讲可能不是最合适的。
后来有一次是学校办CMA讲座,朋友听说以后劝我去听听讲座内容。
就是从这场讲座开始,在吴老师的引领下,我对CMA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学习CMA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Q请用三个词概括CMA
如果让我用3个词来概况CMA,那我觉得这三个词是战略、内控和风险管理。
之所以提到战略,是因为CMA总是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以战略性的眼光审视公司的价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内控指的是,CMA很重视内部控制,比如对职业道德的重视、企业的自身评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把握等;
风险管理是说,任何收益与风险都是并存的,特别是在战略规划层面,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不仅限于此,这三个词其实对我的人生规划也起到了行动指南的作用,那就是眼光放长远、增强自控力和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
学习CMA最大的收获,一方面是它帮我构建起管理会计的框架,这在我之后的实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到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如何衡量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大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市场格局,CMA都给我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另一方面,我在整个CMA的学习过程中,时间管理能力、统筹安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也有很多收获。
比如阶段性的测评与回顾、螺旋式重复记忆知识点等等,这都对我后来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Q学习期间,有没有难忘的经历?
我还记得在学习P2的那段时间,整个备考过程跨时四个多月,常常会有懈怠的想法。
很多时候周作业正确率不到百分之七十五,心里会觉得沮丧。
考前有一天晚上,班主任老师惯例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进度,我给他说了我的忧虑。
他非常耐心细致地安抚我的情绪,劝我适当休息,调整好心情,而且表达了对我的信心。
我想就是在这种温暖有力量的氛围下,我才能动力满满、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吧。
Q为什么选择网课?担心学习效果吗?
之所以选择线上学习,一是考虑到上线下课交通和时间成本比较高;二是线上课程可以重复播放,时间安排相对来说也更加灵活。
至于学习效果,一开始有考虑说线上课因为没办法和老师面对面沟通,效果是不是会打折扣,但后来发现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老师讲解得很清楚,而且每周助教都会把大家的问题收集起来反馈给老师。
网站上也有答疑助手不间断帮大家解答问题,所以其实不存在有问题得不到回应的情况。
Q学习过程中,老师对你有哪些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有两个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主讲老师,我在P1和P2两个阶段遇到的主讲老师都是经验很丰富的老师。
有时遇到一些对在校学生来说不太好理解的、涉及实务的内容时,老师总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我理解那些概念。
另外他们的逻辑特别清晰,对课程的框架把握很到位,经常向大家传授速记小技巧和学习方法,这让我在学习时有种事半功倍的感觉。
第二个角色是班主任老师,他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动态,经常督促大家严格执行计划。
考前会提醒我们要增加每天的复习时间,把做题和记忆结合起来,这对我成功通过考试起到很大作用。
Q请跟大家分享一下CMA学习秘笈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进度。
线上课时间安排比较灵活,有回放功能,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是严格按照老师的节奏走、跟紧老师的讲课进度,还是根据自己的安排选择听课时间。
我的经验是最好跟着老师的步伐,可以偶尔有小幅调整但不要差距太大,因为教学进度已经设计得非常紧凑合理,如果不能跟上进度后期再补是有困难的。
第二个小秘诀是模拟演练。
其实做日常的练习题和完全模拟考场氛围做一整套题是不太一样的。
因为做练习题的时候对时间的把控意识可能会弱一些,而模拟练习时会更多关注速度和正确率,探索到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和时间安排。
最后我觉得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不要怕在这方面花费时间。
举个例子,比如P2有一个特点是计算公式多且复杂,不同公式之间连接密切,而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可能会用到不同的公式来计算,再加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公式记忆的难度就更大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把各种公式分门别类整理在一起,每次做题前先熟悉公式,避免做题时再来回翻找,做完题目再把考察同一类公式的题目放在一起对比总结。
Q对CMA后浪们有什么话想说?
首先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既然选择了CMA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结果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其次是勤能补拙,勤奋的路很少有捷径,但这往往就是最快的那条。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Enic

雅思8分,口语7.5,写作7,本科武汉大学英语专业,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 资深雅思综合教师,通晓听说读写各科,从应试技巧和英语能力积累方面同时提高。在教学中完全立体式呈现全方位的英语知识,如从某一个单词或句子便可延伸至其纠音,听力和阅读中的常见替换或考点连读,写作中的词伙表达和常见句型错误,口语中的扩展表达等。使得学生彻底摆脱枯燥的单方面学习,在基础班和提高班中效率均事半功倍。 曾带出雅思阅读满分学生,多名8分9分阅读学生,口语和写作帮助多位同学跨越瓶颈分数线,实现高分段1-1.5分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