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有人在家啃老,有人野蛮生长:是什么拉开人生差距?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4-10 10:58
阅读:2053次
4月8日,武汉解封。整整76天,全国人民这段挣扎和奋进的日子终将被写入历史。而这次的疫情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是一场考试,有人在这场考试中交出满意答卷,有人却因此被淘汰。
误打误撞地闯进“考场”
今年的2月12日,28岁的大连小伙本来是打算去长沙与人谈事情的,结果在经过武汉的那列高铁上误入了外地回武汉人士的专门车厢,最终阴差阳错在武汉下了站。在武汉的他举目无亲,差点露宿街头。恰巧当时武汉第一医院正在招聘志愿者,并且“包吃包住”,为了有地方住,大连小伙当天就打电话找了一份在武汉第一医院隔离病区打扫卫生的工作,一天报酬500元,成了抗疫一线的一员。
虽然是误打误撞,但是大连小伙却对待这份工作十分认真,甚至成了武汉第一医院的“红人”,每个人见了他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大连”。他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三次穿防护服进舱,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中间分两次共休息3小时。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受怕,他向父母隐瞒了实情,谎称自己目前滞留在了长沙。从开始的慌张无措,甚至不敢在病房呼吸到后来的从容,再到如今“爆红”,事迹被全国人民知道,甚至有人说他的这段经历可以拍成电影,大连小伙在这次的疫情中为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试卷,关于成长,关于担当。
两种答案,两种人生
大连小伙在武汉第一线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考试,而大多数人的“考场”在家中。
疫情期间,一大批公司的倒闭、停工。一批人不得不呆在家里,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啃”起了老,整天在床上“混吃等死”。每天迷迷糊糊地打开电脑,像个机器人一样地打卡,打完卡后继续躺在床上,因为老板看不到自己,便开始“上班摸鱼”。
江苏一名员工朱某,在家待舒服了,返工后觉得不想上班,于是就谎称曾在超市与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于是,刚复工的企业被迅速叫停,47名员工被隔离。
经民警核查,朱某承认是撒谎,只为能够带薪休假。这么一折腾,复工的事情只好搁置了,老板不能复工就没有钱发工资,手下的员工更是跟着倒了霉。
面对这次疫情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考验,我们普通人主要交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是奋进,一种是堕落。这次疫情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将自己看得更加清楚,不同答案的选择塑造着我们未来不同的人生。
疫情也许成为“分水岭”
这个“史上最长假期”也许会成为一些人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有人利用这个假期和别人拉开差距,而一些人因此跌落谷底。
家里没有网络的孩子,翻山越岭地去上课;而有的孩子吃着零食,穿着睡衣漫不经心地翻着书。外卖小哥成为复工最早的一批人,穿梭在空城之中;而有的员工以接触过感染者为理由逃避工作;ACCA等各类考试推迟,有的考生复习不止步,每天安排好时间表严格要求自己,有的考生只关心考试推迟到了什么时候,却忘了眼下该做的努力……在寂静的日子里,依然有人在勤奋的思考,行动,也有人安然自若地“啃老”。
本该是最适合安静努力,积蓄力量的日子,很多人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疫情之后,当你回到单位,回到学校,你才会发现自己被别人落得有多远。
你的同学趁着假期,一边听着学校网课,一边备战考试,开学以后不费吹灰之力地考到了你一直想考的证书;当你在上班“摸鱼”的时候,你的同事利用空闲时间自学考证,疫情之后,考虑着换一家更好的公司。
要想不被世界淘汰,那就必须不断保持勤奋,专注自我,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依然保持奋进的姿势。
这场疫情中,有人“爆红”,有人悄无声息地被淘汰,一个假期也许不能决定你的人生,但它能映射你对待环境和人生的态度。“黑夜”即将过去,问自己一个问题:疫情正在一步步向好,那么,我变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