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如何谈薪资?应该怎么谈?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3-18 10:38
阅读:2001次
此前,“90后不谈薪资”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一片大学生“佛系”、“不care工资”等各种言论。可果真如此么?小编迅速调查了江湖上各种调研结果,咱90后确实对“平台发展空间”,“工作喜爱程度”都有着不同深浅的执念,但“福利薪酬”始终是稳居高位的考量重点。
谁不梦寐以求高薪?这无可厚非。然鹅,被捆绑上了“0工作经验”,“应届生”这些标签,HR们就有话说了,咱能先有本事再谈钱不?
小编也经常听到有些HR朋友,会面试毕业生或者应届生,然后被暴击:“我太难了!工作经验基本等于零,要求就是8k-10K的工资。”
朋友不解,公司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培养人,还要高薪去请这些没职场经验的人。在双方不了解的情况下,给4k-5k试用期薪资很正常,可是很多童鞋高不成低不就,挥挥衣袖一走了之。
微博上,有一位应届毕业生曾经发出灵魂的拷问:“一个应届毕业生拿什么跟老板谈工资?”有个回答骨干而现实:“谈什么工资,老实干活,有成绩再谈;刚毕业,计较多个1000,2000,在老板看来都很可笑。”
毕业生心里也苦,没经验,没成功案例,没上过班,就等于0么?
怎么我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孩子,也曾深夜悬梁苦读到凌晨2点,就被一句“没有工作经验”,全盘否定了10年寒窗横扫千军的功力?
大学期间咱也不是和社会脱节,也会参加各种比赛,各种实践活动来为走入职场储备基本素质能力,怎么就不能多一点点信任?
咱在实习时候也是人见人爱的小可爱,或许还比一些职场“老油条”更有工作热情,更愿意付出努力,怎么就光看到我没经验呢?
难道我踏入职场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心甘情愿接受低于预期的薪资,还要以“刚开始嘛,多多学习,积累经验”来自我安慰?
究竟是你带有色眼镜给我挖“坑”,还是刚毕业的我,真的不配拥有。
刚毕业,究竟用啥来好好谈工资
不配拥有?当然不是,很多应届生的能力和热情绝不比职场1-2年的人逊色。但是,究竟该如何有理有据地和HR来谈工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公司对于应届生的评判标准。
对于这类话题,大家都能准确无误地举出个七八条来。
关于这个标准,一位来自阿里巴巴产品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总结出了以下两个关键点,用于考核应届毕业生:
1. 能力(权重40%):技能;学习力;悟性。
2. 态度(权重60%):积极性;企业认同感;素质。
对于大部分应届生而言,“能力”板块基本都围绕在校经历开展。比如:学历往往被用来考核“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或实习经历中,往往可以展现“技能”;“悟性”则取决于这些年来我们身上的气质。那么在面试过程中,可以说说学生时代策划过的一些活动,重点展示做成了什么,最好用数据化,让面试官很快就能get到重点。
相比于“能力”板块,“态度“板块则是我们在面试时一个很直观的表现。比如,当面试官问你是否能接受加班时,你该如何回答?你回答“只要组织需要,随时候命”。你的态度,面试官就能看到。经过一番了解评判,人事会接过评分表,开始和候选人谈工资。
巨头公司所展现的发展前景和“隐性”福利,让他们有资格把这一系列标准和薪金待遇摆放在显眼位置,从而进行充分比较,选中最合适的候选人。
此外,应届生想要“谈个更好的价钱”,还有一条路:谈谈你能额外为公司带来什么“特别的价值”?这对你的面试成功,有着附加分的效果。暂时没有业务的我们究竟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以换取与正式员工同等的薪酬?或是愿意耐心等待成长,以达成目标薪资?
比如,对于想要转型互联网的传统公司,如果此时的你,恰巧具有公众号运营经验,可以为开辟或完善新媒体运营方向业务,这就是理想化的“特别价值”。
所以,能力+态度+特别价值,是你想“好好谈”工资之前必做的准备。
应该怎样谈?
这里所说的“谈”,并不是讨价还价,只是把自己的薪资要求表达出来。如果要求太低,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贬低;如果要的太高,又显得自视过高。
企业是否可以接受你提出来的薪资,就要看你提的数额是否在企业标准薪资的幅度内。其实公司对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规定的薪酬预算,HR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看看你和公司的预算是否相差很远。
所以,求职者在谈薪酬之前,要了解行情,做到知己知彼。求职者可以通过网络或前辈大致了解各个行业、岗位在不同地区的指导价位,甚至了解到所应聘公司相对靠谱的薪酬范围。
在了解行情的基础上,求职者还要掌握合适的话术,确保事半功倍。推荐下面这个谈薪资的话术模板:
“其实工资不是我决定工作机会的唯一因素,您要我回答这个问题,那我期望的薪资是XX”——了解自己的价值和行业薪酬之后,不妨大胆说出自己的期望,这是一个表达真实意愿的好机会。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数字,出于以下2点原因:第一,是基于我的背景、经验、技能以及工作积极性,我有信心可以快速上手工作。第二,是基于我对这个行业薪资情况的了解”——让面试官了解到你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个数字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相信贵司有成熟的薪资体系,可以根据我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薪酬”——称赞所应聘的公司是大平台,表示加入的意愿和诚意,让对方不会被你前面所提到的期望薪资吓住。
“我相信,通过努力,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甚至超出我的期望薪资”——能让HR感受到你的自信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她会认可你的上进。
“在我看来,薪酬既是生活的保障,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我相信薪资和能力是成正比的,我会一直朝着更大的目标去努力的”——再次让HR感受到你是一个有主见、有潜力、有目标感的人。
薪资低了该如何去谈?
面试结束后,如果认为自己报价太低,亏了。一定不要委曲求全,逃避这个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你入职后,对工作的不满,总认为自己的薪水与能力不匹配。
此时,首先你需要判断认为报价太低的原因。如果此时还没有收到offer或还没有签订合同,可以与企业提出,说明原因后表达希望企业可以适当加价。
再次要价一定需要合理的理由,比如你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当前薪资与你的能力不匹配,或福利待遇不够。加价的前提一定是你具备相应的能力。
其实,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预算,当然不排除有些企业确实对应届生有偏见,借机“压价”,并让你付出与汇报不匹配的付出,那遇到这样的公司必须果断说“不”!
但或许更多时候,只是在双方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对方提出一个自认合理的估值,而你也可以合理地提出诉求,大家商量着把这事儿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