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数字金融的普惠优势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24 17:32
阅读:868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防控和复工困难给全国的小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尤其是线下门店和依赖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如餐饮、零售、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业等,业务基本停摆,但门面租金和员工工资的刚性支出并未相应减少,这容易造成小微企业大面积的现金流枯竭,难以度过这个寒冬。面对困境,企业急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体系的行动也很迅速,2月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2月6日,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紧急核批西贝餐饮5.3亿元的授信额度,并于次日打入1.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
在如何有效地帮助更小规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问题上,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数字金融的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业重要的金融创新。蚂蚁金服、腾讯、京东数科等金融科技企业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平台规模为数十亿个人和几千万小微企业提供了移动支付、消费金融和网络贷款等金融服务,促进了中国的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等各类传统金融机构也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利用手机银行和开放银行的模式来突破物理网点的限制,从而服务更多的客户。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中国的金融业走在国际的前列,也获得了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和业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的需求、供给和流动性的三重冲击,也是对中国金融体系和数字金融行业的一次重大考验。
目前,居民和小微企业的支付、理财、贷款和保险等基本金融需求都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移动终端来完成,这和2003年非典隔离时期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可以极大地减少金融需求带来的外出活动。同时24小时在线的金融服务也降低了疫情隔离和银行物理网点关闭对商业活动的不利影响,支持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在疫情防治期间,把业务从线下转到线上,利用无接触快递、远程办公等新型模式坚持营业,方便居民的同时也降低了商家的经济损失,保持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每一家小微企业都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和家庭收入。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手段为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央行可以迅速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放松货币供给,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成本,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但是,如何保证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信贷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数据显示,约半数的受访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在1万-10万元之间,而且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经营者以前从未获得过银行贷款。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企业和中小银行、互联网银行在数据、技术和平台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主体的融资需求。这有利于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增加市场活力,稳定就业,降低疫情冲击对低收入人群的不利影响。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ndy

ACCA资深会员,CICPA会员,具有27年以上的财务管理和税务领域工作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国家税务机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拟上市公司及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等各种类型的企业。曾荣获首届“全国税务征管能手”荣誉称号,既具备扎实的经济及财税理论知识,又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外财税理论及法规具有深刻的理解;培训课程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总能从独特的角度对财务税务问题进行剖析。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授课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