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户中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文章来源:猫大叔的财会窝
发布时间:2020-02-04 11:46
阅读:3005次

解释会计的借、贷就不能不提复式记账法。
最早发明复式记账法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那里商业发达,远洋贸易催生的金融业,金融主要是玩钱。
经营风险和复杂程度都高于一般工商业,客户和储户众多,以前的单边记账不能满足需要,这才有了复式记账——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金额分别在借方和贷方录入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
为什么一个叫借,一个叫贷呢?猛戳领取Excel实用工具包
这也与银行业有关,最早的借和贷是按资金流向来的,会计主体是银行,“借”是指资金借入,银行存款增加;“贷”是指贷出,银行存款减少。
由于是复式记账,有借必有贷,借方银行存款增加,贷方就要再记一笔债务增加(储户存款)。
同理,贷方银行存款减少,借方还要记一笔债权增加(放贷)。
到了后来,市场活动越来越活跃,经营业态繁多,复式记账中的借贷代表的含义也越来越多。
但都是从最初的资金借贷衍生出来的——资产负债类科目,借代表了资产和权利的增加,贷代表了负债和义务的增加。
反过来,借方代表了负债和义务的减少,贷方代表了资产和权利的减少。
如果会计科目只有资产负债表上的那些,一般人也很好理解,外行主要迷惑的是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科目。
既然借方代表资产增加,为什么注册资本增加要记贷方?
这还是和银行存款的记账方式有关:
股东投入现金1万元,借方记现金增加1万元,复式记账,贷方只能记股本增加1万元,这样才能平衡。
从会计主体上看,企业的货币资金增加,股东投入或债主贷入都是一样的,前者是股东权益,后者是债主权益,归到一类符合理论要求。
同理,损益类科目,支出意味着现金的流出,现金记贷方,费用、成本类科目发生只能记在借方;收入代表着现金的流入,现金增加记借方,复制记账,收入增加记贷方。
总结一下:
会计科目增加是记借方还是贷方取决于这个科目的属性,资产类和费用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权益类和收入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至于为什么?都是现金闹的!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ummer

曾旅居美国,从事英语教育多年英语翻译专业,10年教学经验,深谙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迅速提升英语听力能力。教学风格严格,深受学生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