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我在北上广做“蹲族”,回不去家也留不下来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1-03 14:55
阅读:2573次

前两年出了部电影叫《不求上进的玉子》中。讲的是玉子从东京的大学毕业后返回故乡,懒散度日,也不出去工作,整天百无聊赖地躺在家里。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生活。
现今,像玉子一样,毕业之后赖在家里做蹲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1 不是我不愿意工作,而是他们不懂我
梁大大,24岁 家住三线小城市,父母都是公务员
梁大大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毕业后大大参加了一场招聘会,不想做销售,工资太低不行……千挑万选,终于选中了一家做潮玩的公司做新媒体。朝九晚五,月薪8000,也算是不错了。
刚开始她很喜欢这份工作,还入坑了公司推出的潮玩手办。可没过一个月她就厌烦了。原因是领导让她做活动,抽奖送手办,实际上只有3个手办奖品,却要在对外公布的文案上写五个奖品。
她说这样的工作太“恶心”了,对不起那些喜爱手办的粉丝们,那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手办,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这样她辞职了,辞掉了一份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接下来的两年里,她换了很多份工作。很多工作梁大大都是以“他们不懂”或是“内部太黑暗”了为由辞职了。
后来她干脆过上了“蹲族”的生活。没有正式工作,每天赖在家里,做手工、追剧、看电影……什么都做就是不工作。
房租外加日常支出,很快她就山穷水尽了。没钱了就靠花呗和信用卡,实在不行,就到便利店打工,干上一两个月,手头有钱了就立马辞职。继续“蹲着”。
留在北京?根本不可能。
回家?不想放弃大城市的生活……
能做的就只是先“蹲着”,再看看。
2 蹲族的“幸福”生活
如果不上班,窝在自己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一天两天还行,时间久了会无聊吗?
一个资深的蹲族告诉我:“会!不只是无聊,是严重的焦虑。”
雷子 33岁 女 资深北漂 财务人
上班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辞职。
不喜欢每天到公司打卡、不喜欢早晚高峰挤地铁,不喜欢没完没了处理报销和做表,不喜欢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不喜欢办公室千篇一律的生活,不喜欢看着自己一天天变高的发际线……
所以忍了三年半后,我开始了蹲族的生活。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快乐。每天睡到中午,起来吃个饭刷刷新闻,打打游戏,晚上刷剧看电影,天气好就出去喝杯咖啡逛个街,凌晨2点安稳地睡去。
人一旦适应了家里蹲的生活,日子就过得飞快,而且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很快就变成了焦虑。
辞职一年后,我玩累了,想静下心找份工作。可远离“喧嚣”的一年早就把人玩费了。就业市场一年不如一年,玩了那么长时间,很难跟上大家的脚步。
海投简历,看起来回应的多,见面能对上眼的少。别人都是年纪轻轻,ACCA证书、CPA证书一应俱全,自己这年龄大了,又已婚未育……竞争力太弱了。还有的公司面试造飞机,上班螺丝钉,谈的时候是优质平台,能让你大展宏图,实际上就是实习生都能干的工作。
离职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人变得慵懒,不爱打扮了。现在想重回岗位,真的好难。接下来打算一边学ACCA一边找工作,就当充实自己,找点事情做。
突然想起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辞职一时爽,求职火葬场。在家里蹲久了,真的会焦虑。奉劝要裸辞的各位一定要慎重。
3 蹲的下去,更要站得起来!
很多人应该都算是蹲族,大概二十五六岁,大学一毕业就在一个城市呆到现在,算起来,欠款比存款还多得多。
蹲着的日子,就是在避免痛苦的抉择:是去攀险峰,还是去崖下吃土。是闯出去经历风雨,还是躲在温暖的被窝里惶惶度日。
蹲的下去,更要站得起来!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南京审计大学的95后学霸张予迪。
他13个月通过14门ACCA,刷新世界纪录,直接通过CPA六科。你以为他经验丰富或者是家里有好的环境,其实他对金融完全没有基础,即使这样的情况他还是在大学期间考过了CFA®一级。后来还攻克了CFA®二级和司考,考上了复旦法律专业硕士,并收到普华永道、安永的offer!
他不是全才,也不是天生的骄子。他为什么厉害,还不是靠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下的功夫吗。
调整你的作息时间,振奋精神,直面你自己的内心,尝试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找出你的优势,“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
2022年CFA®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F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Pan

CFA持证人,中国资深房地产投资研究专家 担任帝国理工华东校友会理事、校友说最佳演讲者,近10年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执教四年,授课层层递进、通俗易懂,善于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结合自身从业经验讲解,能系统性地梳理知识框架、突出知识重点,能很好的解释复杂的知识点,让学员听得明白,从而快速掌握,让他们学习变得轻松,更愿意深入学习。还会为学员提出职业规划建议,是学生们眼中的指路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