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不及格失去自信,男子大四辍学流浪15年,分数真那么重要吗?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10-28 15:07
阅读:1362次
考试不及格失去自信,男子大四辍学流浪15年后被找到
一提到“学霸”,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个考前不用复习,考后人人羡慕,一生顺风顺水,未来五彩绚烂的高大形象。
但近日,广东中山,陈东(化名)大四辍学流浪15年后与家人相聚,见面时家人嚎啕大哭道,“你怎么变成这样了”。而帮助陈东回家的志愿者介绍,陈东初高中曾是学霸,但大四时几门考试不及格,觉得“与其丢人不如走出去”,就一直在外流浪。母亲为了找他,在广州一边打工一边寻子。
从“学霸”到“流浪街头”,我们在“伤仲永”的同时,也该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悲哀?因为考试不及格辍学流浪的他应该被嘲笑吗?
考试不及格该不该辍学?
陈东因为考试不及格感觉丢人而辍学,这样真的是不值得。
也许是这位从小到大的学霸从未经历过考试不及格,便把不及格看做了一场“天大的挫折”,自尊心跌到了谷底,继而选择逃避。而一味逃避的结果是,只会面临更加艰难的困境。
考试不及格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场波澜而已,没有人会因为这一场波澜而去否定你,而你自己就更不能瞧不起自己。
当学业出现问题时,陈东应该先去反思自己这个学期到底有没有努力,然后去思考所学的专业适不适合自己,考试不及格可以补考,专业不适合可以考虑转专业,而直接选择辍学就有些极端了,不仅显得不成熟,更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
学霸,也需要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因为一场考试就放弃自己,可见这位学霸的成长过程中多么缺失“挫折教育”。
一个人开始的生活太顺利不是一件好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有这么一句话:“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而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太多欢喜与成功,当悲痛来袭的时候,他会遭受不住。
学霸不仅要做学习的主人,更要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只坐在书桌前面对书本和黑板,他要面对生活。
考试不及格不应该被嘲笑,而因为考试不及格而选择放弃自己倒是应该说道说道。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若这个时候太顺利了,则不利于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现在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包括本科毕业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湖北、广西多所高校取消毕业清考”、“40名大学生因旷课太多被退学”、“学校的毕业论文“查重率”降到了8%以下”等新闻也使大学生们不敢再“混日子”。
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情商或者说“逆商”有时比智商还要重要。
学会和自己和解
很多在中学很*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发现自己变得平庸,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从而失去了自信。这是因为随着你层次的升高,你身边比你层次低的人是在减少的,我们的周围的环境和人在变得更*,此外自我评价时感到困惑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进入大学后与别人可比较的方面越来越广泛,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而这时,学会接纳自己就变得尤其重要。陈东因为考试不及格而失去了自信,就是因为他无法接受自己偶然的不完美和失败。
学会和自己和解,接纳自己某方面或某个阶段的不完美,比一路顺风顺水能得到更大的成长。
考试不及格不应该被嘲笑,但因此就放弃自己,浪费掉十五年的青春,这才是*大的遗憾与悲哀。
也许这十五年的流浪会让他把挫折和生活看得更透彻一些……
本文系中博教育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网编辑。Email:editor@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