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公告政策 > 她刚刚憾失诺奖,热度超村上春树,残雪何许人也?

她刚刚憾失诺奖,热度超村上春树,残雪何许人也?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0-12 16:30

阅读:2196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7时,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分别获得了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而在此之前热度高过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中国女作家残雪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在此之前,残雪的名字似乎十分陌生,她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比起张爱玲、萧红大众熟知的才女,残雪长得相貌平平,从外表看来,怎么也想象不出她是个热爱文学才华出众的作家。

残雪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原名邓小华。幼年的她与外祖母相依为命。

当时残雪的房间就是一间六七平米的杂物间。在阴暗潮湿的小杂物间里,残雪从来没停止对知识的探索。喜爱文学的她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常常与书为伴。

为了生计,残雪17岁就出来打工,30岁之前做过车工、装配工、赤脚医生……工作辛苦,还时常受到欺凌。身处社会底层,让残雪充分见识了人情冷暖,看清人间百态。也让她之后的文学作品里充满的对现实和社会的批判。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生活在泥淖的市井,在这样的境遇下残雪写出了《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黄泥街》等作品。她的书中充满了对腐朽丑陋的批判与揭露,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海外广为流传。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

残雪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作品被翻译得最多,作品入选外国高校教材最多,拥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研究她的机构。

近些年,残雪常住西双版纳,66岁的她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每天花一小时写作,坚持跑步,学英语。她几乎不用手机,不用微信,这让她省去了许多没必要的干扰,专注于她的文学。这大概是属于残雪自己的“文化苦旅”吧。

残雪从事创作30多年,写了700多万字作品,她也没有刻意去改变自己,她说,自己心里有东西才能写得出来。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道:这些年来,您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哪里?

残雪是这样回答的:“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的敏感日积月累,从深处爆发出来。我不需要特定的灵感,我每天都有灵感,每天规定自己写一个小时,也不太需要构思。现在写作时间有时候缩短了一点,四五十分钟,年轻的时候每天写一个小时,写得很快乐,也不构思,大概八九百字到一千字。写作得有一种节奏,不能天天打电话、接受采访,这样会有干扰。

诺贝尔奖的评选结束了,残雪遗憾落选,但她对文学的追求和探讨仍在继续。

她坦言:“我已经60多岁了,功名利禄对我意义已经不大。我只需要专心对艺术、文学本身负责。文学给了我丰美的精神生活,也让我的日常生活感到畅快。日常生活中,我连买个菜、跟物业打个交道,都有幸福感浸透。因为文学与生活,已经互相渗透。既有小市民的快乐世俗生活,精神上又有高级的享受。”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