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战略》备考答疑:风险管理的目标、基本流程
文章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9-10-12 10:00
阅读:2179次

本文将围绕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主要内容展开,内容如下:
一、风险管理的目标
传统的风险管理目标是转移或避免风险,重点放在对公司行为的监督和检查上,一般与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没有关系。而全面风险管理紧密联系企业战略,为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寻求风险优化措施。
我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设定了如下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一是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公司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范围内。(实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确保内外部,尤其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报告性目标)
三是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合法合规性目标)
四是确保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经营性目标)
五是确保企业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备胎计划)
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图略)
(一)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收集初始信息要根据所分析的风险类型具体展开,见表1。
(二)进行风险评估(见表2)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3个步骤。
(三)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见表3)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企业应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统一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明确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二是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
(四)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1.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两种类型。(表4略)
2.关键风险指标管理。
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是对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成因指标进行管理的方法。
(1)关键风险指标管理的步骤。
①分析风险成因,从中找出关键成因;
②将关键成因量化,确定其度量,分析确定导致风险事件发生(或极有可能发生)时该成因的具体数值;
③以该具体数值为基础,以发出风险信息为目的,加上或减去一定数值后形成新的数值,该数值即为关键风险指标;
④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即当关键成因数值达到关键风险指标时,发出风险预警信息;
⑤制定出现风险预警信息时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⑥跟踪监测关键成因变化,一旦出现预警,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2)关键风险指标分解。
对于关键风险指标的分解要注意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的协调,关键是从企业整体出发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落实风险管理管理解决方案。
(1)高度重视,要认识到风险管理是不可放松的工作,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源泉。
(2)风险管理是企业全员的分内工作,没有风险的岗位是不创造价值的,没有理由存在。
(3)落实到组织,明确分工和责任,全员进行风险管理。
(4)要对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进行持续监控改进,并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
(五)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
企业应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对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关键控制活动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穿行测试以及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应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信息沟通渠道。
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和业务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检验,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
内部审计部门应至少每年一次进行监督评价,出具的监督评价报告应直接报送董事会或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
可聘请中介机构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出具风险管理评估和建议专项报告。
来源:《中国会计报》9月20日15版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Great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家; 财政部,教育部全国财经教材高级会计实务编写作者;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组作者; 河南省会计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组作者; 曾担任16年上市公司财务顾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聘高级审计顾问。 从事大学生、研究生会计教学二十余年,方向班教学平均过级率超过80%,将幽默与严谨完美融合,是学生眼中“最严谨,最专业的注册会计师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