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A考试经验:把基础打牢,不留“隔夜漏洞”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8-14 10:53
阅读:3829次

今年是我与CIMA相伴的第三年,能在大三完成CIMA考试,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方法是四个重要因素,学院提供的平台和老师的鼎力支持也为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助力。 备考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 时间规划是重要的一环。即使学院已将所有专业课合理分布到三个学年并配套了中文课程辅助专业课的学习,想要在三年内拿下所有的考试并非是一件易事。如何有效利用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如何做到学习、考证和社团之间的平衡,都需要我们的认真考量。从大一一入学我便确立了大学四年通过的目标,分别于大一、大二顺利通过了BA2和OCS考试。大三伊始课业压力减轻,我决定将全科通过的计划提前,在不耽误其余计划的情况下,抓紧可利用的时间进行备考,于大三上学期顺利通过MCS考试,大三下学期跟随学校安排学习并提前预习后续课程,分别用23天、27天通过了F3、P3考试,最后用16天时间冲刺备考,成功通过SCS考试。合理的、符合自身情况的时间安排,常常能使我们心中有底,更踏实地走好脚下的路。
其次, 一定要善于发现不同考试科目的特点,选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备考。单科考试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备考时我会按照考纲要求对知识进行总体把控,吃透要点,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都批注自己的理解,在备考后期严格进行限时训练,培养自己的做题习惯,并对经常出现的考点进行复盘和总结。
案例考试是CIMA的考试难点,旨在模拟商业实战环境,考察的不仅是考生对于P、E、F三本书知识点的掌握和融合,更是candidates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对于案例考试,我会将功夫用在平时,在上课时配合老师的讲解对可能用到的案例表述进行标注,对经常用到的分析模型进行整理,做好案例的前期准备。考试前,我会遵循“以课本为主,真题为辅,紧紧围绕Preseen”的原则,按照“Preseen-分析方向-课本-观点阐述”的循环进行备考。
学院在每一次案例考试前都会邀请外教进行40-45小时的串讲,从知识点串联到案例分析再到Mock训练环环相扣,使我受益良多。 串讲前,我会通读课本,对三本书中涉及到的工具、模型和法则做到心中有数,并仔细阅读Preseen,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战略变动及可能出现的命题点进行猜测。 串讲过程中,我会根据外教建议的分析方向找到相关知识点进行专项复习,同时寻找知识点在三本书中的关联,丰富自己的阐述角度。 串讲结束后,我会按照上面所提到的循环反复熟悉案例,并参照与目标企业背景相似的真题企业,学习考官的分析思维、答题逻辑和书写结构,阅读Examiner report找到自己的答题缺陷,辅助自己完成整个阶段的备考。 在SCS的冲刺备考阶段,这一循环帮助我实现了“所复习之处必为重点”的目标,将有限的备考时间最大化地发挥效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随着People skills在不同阶段比重的上升,我们绝不可抱着靠背诵模板或市面上的押题资料就能通过考试的心理,而应在平日的学习中便注重Leadership的培养,在备考时将自己融入目标企业的背景中,以企业一份子的心态为自己的直系上级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
此外,一定要充分调动身边可获取的资源辅助学习。 平日的预习中,我会参照CIMA官方主编的《管理会计术语选编(英中对照版)》来辅助新概念的理解,并在课后使用配套练习册进行复习。对于单科考试,CIMA官网的在线题库是进行限时训练和难点突破的不错选择,历年案例考试的真题资料在CIMA Connect可以找到。学习中遇到问题一定要向老师及时请教,把基础打牢,不留“隔夜漏洞”,老师的点拨和建议常常对我们大有裨益。
回首三年,备考之路虽然辛苦,但更多的还是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自我提升的成就感。 经由这段学习经历所培养的战略思维和商业素养,也必将使我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中脱颖而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免费领取 2025年CIMA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eresa

多年财务经验,曾任职于国有大型企业,负责管理会计相关工作,后进入上市外资企业担任财务主管,8年+ACCA教学经验,执教十多届方向班,曾带班级MA通过率100%; 授课思路清晰,运用最简单易懂的图形和实例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方式灵活,新加坡留学期间求学于多名明星讲师,总结归纳有效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授课;课堂风趣幽默,有极强的亲和力; 考点把握到位,仔细研究考点的趋势及考题的变化情况,让学员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教学认真负责,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名学员,认真辅导和帮助学员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