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14 09:47
阅读:1927次
2019年,广州中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博教育”)拟在“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六个方向上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联合有志于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高校,共同制定并推进适应产学合作的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商务英语等专业产学合作教学改革方案,支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
▲ 2018年6月5日,中博教育与湖北大学共同主办的 “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研讨”暨中博教育-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启动会在武汉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包括湖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长春大学等23所高校与中博教育进行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集体签约。中博教育与上述高校间就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共建创新实验室及大学生实践基地等达成合作协议。
▲ 2018年8月31日,中博教育与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共建辽宁省商务人才培养基地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中博教育董事长毛金明与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孟韬签署了共建辽宁省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协议。
▲2018年9月2日,中博教育与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达成校企战略合作。中博教育董事副总裁师韫(左)与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汪洋(右)代表双方签约。
▲2018年12月13日,中博教育与云南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陈红(左一)和中博教育董事长毛金明(右一)共同揭牌。
▲2018年12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博教育在武汉成功举⾏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签约启动仪式。图为签约现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肖建忠(左)与中博教育副总裁王小和(右)进行签约,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2019年6月3日,广州中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沙理工大学在云塘校区文科楼D506隆重举办了会计学ACCA方向班的续签活动,图片为中博教育董事长毛金明(左)与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谈传生教授(右)代表双方签约。
▲2019年6月3日,中博教育与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签署协议,双方将在财经金融领域展开*战略合作。中博教育副总裁陈锋(左)与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傅丽(右)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7月2日,中博教育与东北石油大学ACCA方向班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达成合作。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牟海维(左)与中博教育副总裁张国兵(右)代表双方签约。
▲2019年7月16日,中博教育与贵州大学ACCA精英班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达成合作。贵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烨(左7)与中博教育副总裁毛劲梅(左6)代表双方签约。
建设目标
在教育部指导下,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包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师资培训项目、财经应用前沿实践条件项目、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和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项目六大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依托中博教育十五年来在国际化会计、金融教育职业培训领域的探索和沉淀,借助当代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有志于财会、金融国际化教学改革的高校,引入ACCA课程、CMA课程、CFA®课程、FRM®课程、CGMA课程等国际财会、金融类证书先进的知识体系,推进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制定适应于现阶段社会发展国际化的财会、金融类专业教学综合改革方案;面向高校在读学生开放在线国际会计和金融证书调研阶段性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未来职业发展的自我判断能力,扩大自主选择空间,增强学生对商业领域职场认知,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储备职业技能,实现校企联合专业共建及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师资培训项目
将紧跟经济全球化进程,培养与财会、金融国际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接国际化教育体系,优化和提升院校专业体系建设以及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重点开展课程研讨、技术培训和突出贡献奖励三个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协助培育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在项目执行期间内通过相关证书课程考试,能够承担相关证书入门级课程教学任务及初步教学改革研究任务。
财经应用前沿实践条件项目
将凭借中博教育十五年的国际化财会、金融教育培训领域沉淀,整合行业、企业和教育资源,以个性化、定制化的求职教育服务为理念,多维的国际化视野为标准,联合国际权威财经组织、全球*商学院、国内知名财经培训机构、以及知名跨国企业,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国内专业的财经垂直实习实训平台。与高校联合打造“中博教育创新会计实验室”,为高校学生提供与国际教学体系相融合的教学、考试、实践教育改革,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真实业态,与行业大咖对话,体验金融财会从业者职场实景。
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依托中博教育在财经、金融实践领域的丰富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协助高校智能财务、金融实践平台建设,帮助学生进行财会工作实景模拟、软件实操、真实案例分析,切实与计算机、数学、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合作,落实智能财务、金融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应对技术革命对财会、金融领域的挑战。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依托中博教育在国内外职场规划领域的优势资源,丰富的企业导师资源,面向高校提供职业规划师资和国际化财金职场实践课程。协助高校引入国际财金职前培训师资,组建国际财金*线下训练营。推动该项目学员参与国际财金主题在线实习及海外四大事务所国际实习,适应全球化化职业选择。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和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扩展高校老师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的视野与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项目
依托中博教育十五年来在国际化会计、金融教育等商业职场人才培训领域的探索和沉淀,结合大学生多元就业的必然趋势,面向数学、统计学、商务英语等专业,共建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基地,帮助学生在完成本科教学规定课程基础上,了解国际人才市场需求,开拓视野,培养多元化学习兴趣,扩大就业选择空间,增强对商业领域职场认知,提高学习能动性,储备职业技能。
项目内容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
紧跟“大智移云”背景下的财会、金融等专业发展趋势,着眼于满足学*展的现实需求,引入中博教育国际财会、金融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系统化创新财会、金融等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施具有现代化、国际化和“互联网+”思维的财会、金融等专业全新的教学内容改革。
2
紧跟“大智移云”背景下的财会、金融等专业发展趋势,着眼于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客观实际,引入中博教育国际财会、金融应用型教学体系,构建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视野,更贴合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财会、金融等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师资培训项目
紧跟经济全球化进程,培养与财会、金融国际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接国际化教育体系,优化和提升院校专业体系建设以及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重点开展课程研讨、技术培训和突出贡献奖励等三个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协助培育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
财经应用前沿实践条件项目
中博教育提供策划和设计创新会计实验室建设方案和部分建设经费,协调实践领域专家培训参与项目的教师,指导和测评参与实训的学生;高校负责提供场地,持续负责日常运营和业务发展,组织在校师生参与基地日常工作,配合基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参与有关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
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协助高校智能财务、金融实践平台建设,帮助学生进行财会工作实景模拟、软件实操、真实案例分析,切实与计算机、数学、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合作,落实智能财务、金融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产学合作实习培养体系;完善示范性实习实践基地,组建中博产学企业联盟,聚焦实习项目与岗位,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重点支持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相关实践训练体系,面向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组织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测评,培育学生职场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参与国际财金职商教育课程、组织进行国际财金商业案例分析与演示在线辅导与校内竞赛。有条件学生可参加在线远程实习项目与海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实习项目。
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项目
重点支持高校共建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双学位及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商科财经、金融教育平台,普及商业领域职场认知,储备职业技能,扩大就业选择空间,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效果。
申报条件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
申报院校应为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可由相关院系的一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项目申报人为院校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2
院校领导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学校专业综合改革,申报院校和课程团队应有志于进行财会、金融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国际化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3
申报院校和课程团队应对国际金融和财务类*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研究,并能够将国际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中。
4
申报院校和课程团队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交付、使用,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二年。
师资培训项目
1
申报院校应为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可由相关院系的一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项目申报人为院校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2
院校领导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学校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3
院校负责组织培训人员、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支持。
4
申报院校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交付、使用,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二年。
财经应用前沿实践条件建设
1
申报院校应为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可由相关院系的一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项目申报人为院校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2
申报实践条件建设项目的院校一线管理部门应具备相应场地、硬件设施,积极推进财会、金融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国际化改革,筹建国际化机考中心。
3
申报实践条件建设项目的院校所提供实践场地至少能容纳40人实训,网络环境完善,有效使用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
4
优先考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合作院校,进行理论、实践产学合作,勇于创新,愿意尝试按企业用人标准开展相应的实验班院校申报。
5
申报院校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交付、使用,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二年。
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1
申报院校应为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可由相关院系的一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项目申报人为院校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2
院校领导应积极支持国际财金职商教育,推进举办国际财金商业案例分析与演示校内竞赛,优先考虑重视学生未来在财金类职场发展的试点合作院校。
3
申报院校原则上具备相应场地和硬件设施,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活动、提供项目服务支持。
4
申报院校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交付、使用,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二年。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1
申报院校应为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可由相关院系的一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项目申报人为院校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2
院校领导应积极支持职业生涯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竞赛,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3
院校负责组织培训人员、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支持。
4
申报院校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交付、使用,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二年。
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项目
1
申报院校应为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可由相关院系的一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项目申报人为院校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2
院校领导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学校双学位或辅修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3
院校负责组织培训人员、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支持。
4
申报院校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交付、使用,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二年。
注意
每位老师请申报上述项目中的一项,我们不鼓励多项申报。对于之前3年内已经获得同类资助的老师,我们不再接受申报。但欢迎进行错开申报,即选择申报其它未获得过该类资助的项目类型。
建设要求
立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1.1
校企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创新
(1)借鉴财会、金融类专业国际化教育课程,确定专业课程与国际化课程的有序衔接与替代;
(2)利用中博教育的国际化课程资源,编写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替代课程教学大纲;
(3)课程研发与高校教研、教改有机融合,创新课程嵌套改革;
(4)引入中博教育高端财会、金融国际化慕课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系统化创新财会、金融等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施具有现代化、国际化和“互联网+”思维的财会、金融等专业全新的教学内容改革。
1.2
校企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创新
(1)借鉴财会、金融类专业国际化教育课程,确定专业课程与国际化课程的有序衔接与替代;
(2)利用中博教育的国际化课程资源,编写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替代课程教学大纲;
(3)引入中博教育国际化高端财会、金融教学培训体系,修订本校财会或金融等领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4)紧跟财会、金融行业发展,聚焦*化人才岗位需求,对接真实企业岗位需求,引入国际高端财会、金融教学培训体系,联合高校合作研发和创新财会、金融课程,建立精准对接的财经创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1.3
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立项师资培训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2.1
依托中博教育高端财会、金融国际化慕课课程,结合远程教学的应用,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
2.2
针对“财会”和“金融”等主题开展前沿金融财务知识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科研等工作,合作举办或参加由中博教育组织召开的师资培训与课程建设研讨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2.3
双方达成合作协议,院校聘请中博*师资为学院客座教授,中博教育聘请院校*师资为中博教学和科研导师。
2.4
中博教育协助高校培育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给与参与项目建设教师突出贡献奖励。
2.5
请明确注明可公开、可共享。
立项财经应用前沿实践条件建设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3.1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由中博教育和高校共同管理,双方共同建立制度规范,并形成组织架构,按照企业化标准进行日常运作。
3.2
人员管理
实验室按照基地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人员分工和工作时长,校企协同管控。按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所处年级,逐步安排项目,在实务专家或指导老师带领下,完成培养工作。
3.3
课程嵌入学分
将国际化财会、金融教学体系嵌入高校实践教育体系,确保整个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以及高校学生的实践学习,共建行业引导的国际化专业方向及培养方案,创新产学合作实习培养体系。
3.4
国际化机考中心
高校主导,申请建设ACCA等国际化项目机考中心,中博教育协助管理。
立项实践基地建设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4.1
推荐实习
高校组织对口专业学生参与中博教育提供的金融、财会类就业方向的高校学生自我认知、知识拓展、职业规划、求职培训等财金背景提升实训服务和讲座;中博教育提供名企内推实习岗位机会,高校学生参与相关的实习岗位,组织召开实习成果报告会。
4.2
推荐就业
搭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桥梁,通过数据的双向精准匹配,为金融、财会行业雇主*化定位并筛选合适的高校毕业生。
4.3
活动支持
在院校指导下,成立院校财经学生社团,中博教育给予活动支持、技术指导,主持或参与社团人员招聘和活动举办。院校给予中博教育活动冠名权。
立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5.1
面向高校教师,引进中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体系,结合国际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5.2
引进中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体系,培养高校生涯规划师资。
5.3
建设学生实践训练体系,引进中博教育指导老师,结合高校生涯师资,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评、线上线下的通识类生涯课程及生涯成长计划支持,并举办各类主题实践活动。
5.4
联合中博教育,举办“中博教育杯”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竞赛。
5.5
给与参与项目建设教师突出贡献奖励。
立项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项目须完成以下任务:
6.1
借鉴财会、金融应用教育课程,实现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课程与国际化课程的有序衔接与替代;
6.2
利用中博教育的国际证书课程资源,编写有本校特色的双学位或辅修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大纲;
6.3
课程研发与高校教研、教改有机融合,创新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课程嵌套改革;
6.4
引入中博教育国际化高端财会、金融证书课程体系,开辟第二课堂,共建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商科财经、金融教育平台。
申请办法
1
申报人应填写《2019年*批中博教育-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每名申报人只能申报上述项目中的一项,我们不鼓励多项申报。对于之前3年内已经获得同类资助的老师,我们不再接受申报;但欢迎进行错开申报,即选择申报其它未获得过该类资助的项目类型。
2
项目申报人须在2019年9月20日前将加盖院校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签名处请手写签名或印章,文件命名为:XX大学-XX项目-申报人姓名),并发送至:中博教育校企合作部,电子邮件地址:zbg_cxhz@zbgedu.com。若有任何疑问,请致电:15524858135,刘老师。
3
中博教育将于2019年9月21日至9月27日组织专家进行申报项目评审,并公布入选项目名单。
4
中博教育将与项目主负责人所在学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两年,所有工作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签署后两年内完成。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中博教育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5
有关本申报说明和申报表格式,请参见网址:https://group.zbgedu.com/group_news/NewsCenter/news_cooperation.html
本文系中博教育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网编辑。Email:editor@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