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CICPA > 学习指导 > 想升职加薪?想通过CPA?总说这三个字,你就完了!

想升职加薪?想通过CPA?总说这三个字,你就完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7-17 10:17

阅读:1897

其实,“下次吧”,这三个字反映的绝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其背后的真实含义很可能就是敷衍,拖延甚至拒绝。

也许,它就是职场上字面和真实意思反差*大的词,是职场上*大的谎言。

01

下次吧:是拒绝

朋友阿慧说年初时老板答应给她加薪,第二季度已经过完,也没见动静,她又不好意思去问老板,很是焦虑。

我就问她:“年初时老板是怎么和你说的啊?”

阿慧说:“其实是我主动提的,加入公司几年,我的工作业绩不差,却比新来的同事工资低,我就找老板聊了聊,表达了希望涨工资的想法。”

“老板当时就答应了?”我追问。

“是啊,我说了自己的想法后,他表示认同,说我讲的有道理,会和HR商量一下,说下次吧,下次再说。这年初,年中的review都过去了,还要等哪个下次啊?”

我听了,哑然失笑,虽然明知会打击阿慧,但还是直言相告:“阿慧,这可不是答应,反而是拒绝你!”

身为管理者,我理解阿慧领导的思考角度并非像阿慧所想。

阿慧要求加薪的理由其实并不充分,加入公司工作多年的员工很多,大多数人都能基本达到工作目标,但是仅做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就有理由获得加薪。

在面对员工提出加薪要求或其他类似要求时没有直接拒绝,是因为领导个人及管理风格的不同使然。

有些领导会直白相告,你还没达到加薪的标准;而有些人则碍于对方面子,不愿直接say No,用“下次吧”来委婉拒绝。

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向对方提出的要求和期待过高,尤其面临资源和机会稀缺时,你更应该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会遭到对方直接或者委婉拒绝。

“下次吧”无疑会在此时派上用场,作为婉转拒绝时经常使用的台词,而一旦这个“下次吧”,一次次的过去都没有下文,没有任何进展,你真的该反省和警惕一下了。

02

下次吧:是敷衍

几年前在同学婚礼上碰到了10年未见的老朋友小宇,格外亲切。

谈笑间还记得和小宇那些一起学习和追梦的难忘日子。随着时光的推移和各自生活的变迁,后来我们甚少联系,因为这次同学结婚又重逢,彼此唏嘘不已。

活动结束时,我们加了对方微信,互道珍重,相约下次要带上各自的家人,好好再聚,不约而同道:“下次吧,下次一定聚哦!”

那次之后,2年过去了,虽然同在北京,但是我们始终未再聚首,只是在朋友圈偶尔彼此点赞。

没错,早已不是年少轻狂的我们,有工作要忙,有孩子要带,加上一堆家事,把本来就所剩不多的个人时间几乎全部填满。

在诺大的北京,想要约一个人见面,来回路程至少就要花去2~3个小时。然而扪心自问,2年内真的拿不出一次时间和老友再聚吗?之前说的“下次”到底是什么时候?

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今天没有做的事,没有见的人,没有完成的遗憾,在未来某个时候,都能从容不迫,优雅的呈现。

轻易地说声“下次吧”,在情感上是真诚的,在行动上却是敷衍的。

再比如某个同事经常忘了把你放在财务月报的收件人列表,每次都是其他人好心把报告转发给你才看到。

你虽然不高兴,但还是客气地和这位发件人同事说:“请下次别忘记把报告发给我,收件人里一定要将我放进去啊”。对方也客客气气地说:“好,下次吧。”

结果下个月你还是没有如期收到报告,一开始你以为发送时间推迟,经过一打听,才知道其他人早已收到,你的名字再一次没有被放到收件人列表里。

你心里气的要死,却因为都是平级同事,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训对方才好。

对方当时在抛下一句“下次吧”的时候,注定就是一句敷衍,也许她真的并非存心就是不想发给你,而恰恰就是没走心,没当回事而已。

遇到这样的情况和这种人,无法改变对方,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平时就可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和同事提起这个话题,并在她要发出报告的前一两天,亲自提醒一次。

类似这种“下一次”实现的概率,其实相当渺茫。

约定如此模糊,对方其实并未将其纳入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清单,而隐没于接下来的各种忙碌中,*终失去了消息。

*致命的是,对方可能忘记了自己已经忘记。

03

下次吧:

是自我拖延甚至放弃

有时不是别人,而正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说“下次吧”。

有多少回,说要跑步*,跑了一两次,遇到天气不好,起床晚了或是干脆犯懒,你安慰自己:先休息几天,过几天再跑,下次吧;

有多少回,你沉迷于手机游戏,女友或妻子劝你少看手机,对视力不好,又浪费时间,多陪陪她们,你紧张地打怪通关中,头也不抬,回了一句:“等我打完这回,下次吧!”,你根本没看到她们无奈又绝望的眼神;

有多少回,领导批评你工作不认真,数据有错误,报告格式不美观,让你下次改善,你心里不服气,觉得领导鸡婆,心里说:“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改,下次再说吧”。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下次吧”,只不过是在寻求自我心理安慰,仿佛说了这句话,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拖延,等待下次再行动,而我们今天的不作为就可以获得原谅或者忽略不计。

我们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机会还不成熟,精力还不允许,条件尚有欠缺,所以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

而这样的结果通常是下次成为没有下次,拖延*终演变为彻底放弃。

如果真的“是下一次”和“有下一次”,那就针对自己的这个“下次”,拿出“再战江湖”的勇气,拿出一份明确的下次的时间表,以及一个赏罚分明的措施,鞭策自己继续而不是放弃。

写在*后:

学会分辨“下次吧”是拒绝或敷衍,还是真的有下次,这能帮我们理性判断形势和事情的未来发展。

如果是拒绝,就要理性面对,可以进一步追问,被拒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能帮我们拨云见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明确改进的方向;

如果是敷衍,就要更加主动,因为在你看来很重要的事情,在别人那里可能就是不是优先级,主动询问,督促,甚至亲自上阵,才能打破无奈接受结果的迷局;

如果自己认定或决定真的有下一次,那就认真对待,充分准备,让自己下一次的表现更加完美。

下次,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一年,或许是下辈子,你还要这样被动等待吗?

如今CPA备考进入了强化阶段,部分考生还没开始就放弃了,还有一些考生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总想“下次再考吧”,然而时间不等人,一次次放弃过后,你就完了!

所以,CPAer们,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加油吧!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阅读:

CPA备考误区,你“掉坑”了吗?

2019年CPA《战略》考点:业务单位战略

CPA《审计》考点|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Katie

Katie

讲师认证:很为学生着想很用心; 教授ACCA与CPA的会计课,善于结合中西会计准则进行研究解读

CICPA会员,ACCA会员, 曾任职于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某集团股份公司海外公司财务管理,现任ACCA及CICPA讲师,授课时全面为学生着想,耐心细致,因多年英国工作留学经历,善于结合中西会计准则进行研究解读,讲课框架清晰,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很细致也能正中要害,性格上沉稳中带着幽默,温柔中带着坚持,获得往届学生的高度评价和由衷认可。是当之无愧的“良师益友”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大学生常见基础证书,有哪些需要考?

02-19 15:00-02-19 16:30

观看回放

CICPA第一课-税法前导课

10-06 19:00-10-06 20:00

观看回放

什么是注会?注会难吗?到底如何学习?

06-25 19:00-06-25 20:30

观看回放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