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考上985/211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7-11 15:07
阅读:1395次
可事实证明,你学历不好,就代表着你不行!
1
一份学历证明,影响你的一生
从老家的二本学校毕业后,张名和大部分毕业生一样来到北京这个大都市闯荡。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在来北京一个月后便被消磨的一干二净。高房租高消费伴随着遥遥无期的简历投递,张名第一次体会到了学历带给自己的压力。
在找工作的一个多月里,从一开始的入职CBD到后来的找一家上市公司,再到创业公司,金融专业出身的张名让求职目标一降再降。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比名校毕业生差的张名,在这段时间才知道“学校”真的决定了你的职场生涯。
“非985/211的学生不要”,单单这一硬性条件,便生生将张名堵在了名企的门外。
之前马云在跨年演讲上说:“阿里巴巴招人不看重学历,不看重背景,甚至不想招清华北大的学生。”可阿里巴巴的招聘启事上仍然纹丝不动的几个大字:“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潜台词当然是:不看重学历,但是名校更好。
某企业资深HR曾说:大企业收简历时,会把985毕业生和非985毕业生的简历分开放。等招聘会结束,他们只带走985毕业生的简历,其他的简历就让清洁工收走。像阿里这样的头部企业在校招的时候只会考虑那些985/211的优等生,甚至是不约而同的隐性条件。
刚开始,没资格进入大厂工作,是这些双非院校学生的最大的悲哀。
和张名相比,同样毕业于一所二本学校的苗苗要幸运的多。
毕业前,苗苗通过校招的方式进入到一家小型的金融公司,经过两年的努力,苗苗通过工作上认识的客户跳到了甲方证券公司。
身边的同事大部分通过校招进入到公司的,要么是从海外回来的留学生,要么是清北复交这样的国内一等高材生,像苗苗这样二本出身的几乎没有。第一次,苗苗因为自身学历感到自卑,甚至平时跟同事聊天时也会避开“学校”“毕业”等话题。并且为了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苗苗不得不准备报考985学校的MBA。
“否则你根本没机会往上走”,为了能追平和那个名校毕业生的差距,苗苗只能咬着牙根花十几万的学费去换取那份高学历证明。
2
事实证明你确实不行
我身边不乏有很多这样的双非院校毕业的朋友,“我不比那些清华北大的学生差!”这是他们的口头语,可是事实证明,在学校的这段时光里,你确实跟人家差远了!
当一个公司去选拔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时,学习成绩便是企业考核的重要标准。毕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你的成就就是你的学习,而这也就意味着从你第一份工作开始,你和那些985毕业的学生,在“学历+经验”这个考核标准上,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学历不好=执行力不行;
学历不好=自控能力不行;
这就是HR眼中的事实。
大学期间,整个宿舍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甚至在宿舍关门前5分钟前,我们几个才从图书馆疯狂往回跑。那时候我们比的不是穿着打扮,而是实打实的学习时间。
苦吗?不苦!因为身边的学生都这样,你只会逼着自己往上走。这种环境固然有点残酷变态,但是四年下来,我们得到的是进取心和习惯。正因为我们见过更优秀的人,所以才可以逼着自己去设定更高的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随手翻一下一些大佬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优秀的人,起点就已经很高。而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后代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好的教育,成为更优秀的人。
《精进》一书中谈到:“一个年轻人,如果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学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隔壁家的小屁孩,前年高考失利上了本地的一所二本学校。去学校前一晚还跟我们信誓旦旦保证:这不是我的终点!但两年过去了,他丝毫没有为他下的承诺努力过,隔三差五就朝家里要钱然后逃课和舍友出去唱K或旅游。
他说:我不比我那些高中同学差,只是运气不好,咱们工作见。
可是,就算四年后,你拿什么跟那些在名校还死磕图书馆的同学比呢?
最可怕的是那些三流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边嘴里骂着“这个社会不公平,只看中学历”,一边一下班或者下课就沉浸在各种综艺视频和游戏中,要么被抖音、快手等包围着无法自拔。
所以,你付出的还不如那些名校学生的百分之一,你有什么资格喊“不公平”?
3
别拿学历当你不成功的借口
可是如果没有考上985/211,你的人生就被限定了吗?
前段时间,表姐的哥们兴哥刚刚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小嫂子是上海交大的一名法律高材生。
虽然我们嘴上都在说着“一个小专科生,这小子上辈子修了什么福”,但我知道,兴哥的能力从来没有被学历限定。
从一家不到10人的创业公司产品经理开始做起,兴哥用五年的时间将当年的学历差距磨平。自修本科,报考研究生,平时只要一有空就报线上班。当周围的人还在熬夜刷着段子,看着视频的时候,兴哥早就开始一步步规划自己的事业。
难吗?很难!整整五年,兴哥天天熬夜研究新产品,为了省钱参加一场线下培训,可以一个月馒头泡面;为了学到管理知识,可以凌晨三点还在学习。
前面你都在嚼着口香糖慢悠悠的走,后面的历程你只能咬紧牙关不断冲刺!成功的路就那么长,总有一段需要你往前跑的。
学历证书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那颗进取心。
韩剧《未生》中的张克莱,从未上过大学,进入被大学生包围的企业照样凭借自己的努力,取的上司信任,完成任务的水平甚至比同期履历最好的人还要优秀。而这背后,是他比这个更早一步的付出。
没有考上985/211,不代表成功的几率就减小。但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才能追得上那些名校毕业的学生。
别对自己失望,也别对自己自满,学历的差距确实有,但努力的差距更难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