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30 16:20
阅读:1032次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刘桂平表示,当前*经济、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贸易体制机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西方主要*逆全球化态势愈演愈烈,新形势下的金融开放面临着新的方向定位和路径选择。我们要以二次入世的姿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有更加主动的共享意识,高水平开放必须打破保护主义的壁垒,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以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的心态,打造互利共盈的生态圈,只有以共享的心态和大格局,才能把我们的朋友圈不断做大,使开放聚人气、添活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应邀参加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今年是国际经济,特别是中美经贸形势风云激荡的一年,在此背景下探讨金融开放和金融业全球治理问题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三点观察。
*,要以更高的站位认识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告诫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关起门来搞建设没有出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持续克难奋进的法宝,是创造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奇迹的关键所在。从金融内在的逻辑看,其自身就具有开放、融通的属性。我国推出一系列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新时代中国金融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回顾当年入世之初,大家都担心狼来了怎么办,但实践证明,中国的金融并没有因为对外开放而丢盔卸甲,反而在同强者的角逐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我们这一代金融从业者都亲身见证了这一历程,通过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吸收全球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实现了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现代公司治理的确立,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创新发展能力的增强和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可以说,开放使中国的银行业更加自信,开放的元素已经融入到中国金融业的血液当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爬坡过槛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来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金融供给和金融服务来支撑,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
第二,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当前*经济、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贸易体制机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西方主要*逆全球化态势愈演愈烈,新形势下的金融开放面临着新的方向定位和路径选择。我们要以二次入世的姿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有更加主动的共享意识,高水平开放必须打破保护主义的壁垒,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以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的心态,打造互利共盈的生态圈,只有以共享的心态和大格局,才能把我们的朋友圈不断做大,使开放聚人气,添活力。
二是要有更加主动的合作意识,越是扩大开放,越要强调合作,且不能泛泛而交。开放市场中的金融业,不再是纯粹的竞争关系,而是竞争合作关系,要通过开放合作,各展所强,各补所需,实现互利共盈,共同发展。
三是要有更加主动的创新意识。金融开放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引入来自全球先进的创新要素和现代科技,培育开放创新的理念和模式,以此激发出源源不断的金融创新的源动力。
第三,要以三个能力建设支撑金融高水平开放。
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我们有相应的能力作为支撑,缺乏相应的能力,“引进来”未必接得住,“走出去”未必立得稳,能否经受住来自开放带来的结构性的影响和冲击,取决于中国金融业自身的监管能力、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展业能力。2014年建设银行成立60周年之国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勉励建设银行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建设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既是总书记对建设银行新时期发展的嘤嘤嘱托,也是中国金融业在扩大开放新形势下稳健经营和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要增强服务*建设能力,4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积攒的综合国力是我们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的底气,而金融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金融开放既要放眼全球,更要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聚焦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金融业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要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其经营管理水平以风险管理能力为边界,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防控风险的要求更高,要*地提升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合规意识,筑牢风险控制的底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要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对标国际先进的金融机构,在同台竞争中切实增强本领,通过真刀真枪的在全球的金融市场里搏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培养和吸引更多国际化的金融专业人才,要以宽广的胸怀实现全球经济金融的包容性增长,要以务实的态度,主动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完善,要以专业的水准在全球金融规则的重构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开放的中国发展到今天,中国金融和全球金融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高水平的推进金融开放,更加主动的参与金融业的全球治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也必将使越来越多的*和地区,共享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CFA Institute does not endorse, promote, or warrant the accuracy or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offered by ZBG Education. CFA® and 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wned by CFA Institute.
阅读推荐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Jo

中博教育CMA项目总监,中博教育CMA全职讲师; 中国计量大学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师、贵州财经大学ACCA优秀讲师,曾任职于某“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后作为ACCA、CMA课程讲师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能在教学中很好的结合商业案例,从现实出发阐述知识点,善于用身边的例子阐释知识点。 作为“讲人话的老师”,Jo教学循循善诱,逻辑清晰,授课风格轻松幽默,善于通过身边事来阐述知识点,深受学员欢迎,让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了解和学习财会知识。提纲挈领式的教学逻辑,使得学生能够高效率掌握知识框架,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曾任职于某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以审计师的身份协助多家大型企业成功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