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3小时备考注会严重失利:劣质勤奋比懒惰更可怕!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23 15:35
阅读:2189次

今年的注会报名已经结束,大多数同学也开始了自己的备考之路。
每人的备考的情况各有不同,我们看别人的备考经验,有的人很早就开始看书了,*学好几个小时,结果成绩一出,考了3科却只堪堪过了1科。
有的人报完名才开始准备,每天的学习时间也比较灵活,一些娱乐活动也没有完全放弃掉,结果一年3科很顺利的通过了。
“劣质勤奋”比懒惰更可怕
有位同学在去年考试的时候,以1科40+,2科50+的成绩失利。并不是没有好好学,考试也不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的。
这位同学是在职备考,*算得上是非常勤奋又有自制力的人。
她在年前就买好了17年的二手教材,过完年开始上班之后就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备考之路。
刚开始两个月,她每晚回到家大概都要学3个半小时,月底到月初忙的时候,基本也能保证2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的时候,更是每天都要学5个小时左右。
这种坚持,甚至在忙汇算清缴的时候,都没有打破。
新大纲出来了之后,她拿着新教材,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并坚持了下去。
到考前时,她把新旧教材都完整的看了一遍,写了满满2本笔记。她觉得,自己这么努力,比周围一起备考的同事付出了更多的时间,考试一定没有问题的。
可是结果呢?1科都没考过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这个结果对谁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都说*终结果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可是为什么她就偏偏是那个不被眷顾的人?
毕竟不是没有努力的。恰恰相反,她比大多数人都努力,起码是看起来。
看起来的努力
永远不能变成实力
她每天的平均学习时间怎么也有3个小时,看书的过程中,也不会玩手机不会看剧不会偷懒走神。
她看书,一行一行的读过去了,一边看一边会在笔记本上写。
可是她从来不动脑筋总结,不进行关联记忆,不去融会贯通。就连做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的笔记,她都没有翻开过第二遍,完全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经济法她能背下来,可是不去思考,做题的时候就是,我都会背,可是题就是不会做。
财管的公式也能背下来,可是一到做答题需要前后把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时候,她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当机了”,她是这么说的。
那为什么不思考、不总结、不关联记忆呢?
因为懒。
低质量的努力其实就是伪装起来的懒惰。
她通过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言的瞎忙,来自我暗示,弥补自己看到别人努力时候内心的不平衡。
“没有真正期待成功,但愿通过努力不留遗憾。”是这类人群普遍的心态。而这背后,本质是,为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终,因为缺乏科学、系统的思考,缺乏对整个考试和备考过程的全局把握,*终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这样的努力,不仅收效甚微,还失去了*珍贵的东西——时间。在这种看上去很努力的自我催眠中,时间悄然逝去,学也学不好,休息也休息不好,玩也玩不好,一分一秒*终都变得一文不值。
现在我们考注会其实就像我们以前学习数学公式一样,当初学习数学的逻辑公式都是按照方法论来的,它可以引导我们用*简单的方法找到结果,那为什么我们不把别人思考好的有用结果,拿过来直接用呢?
正确的学习姿势
一周完成11章的学习
有成功通过经验的同学留下了他们的有效经验:
CPA*周,完成11章的学习,梳理六章知识点。
已经学到会计第12章,财管第七章的同学:
安排好4-7月学习计划同学:
安排好财管学习计划表的同学:
总有人在默默又有效的努力!看了上面这些考生晒出的“成绩”,看了他们的CPA进程,对备考有疑惑的考生有启发么?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om

ACCA/CICPA/CMA会员,FRM持证人, SAP Certified Consultant,高级口译证书持有人;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一等荣誉学士,曾获全国仅5名额的“香港注册会计师公会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奖学金”。 10年+欧洲大型制造业集团高级财务控制官,10年+财经培训及企业内训。累计授课100+班次,学员多次获得全国第一,执教班曾达成100%通过率。授课严谨清晰、逻辑性强、轻松幽默,精通各类会计课程,善于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方便学生理解,深入研究国际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擅长通过对准则的提炼和总结设计思维导图,高屋建瓴又不失轻松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