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会计错误创A股之最,审计应该做什么?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20 10:47
阅读:3108次

货币资金多计近300亿元,营业收入多计88.89亿元,存货少计195.46亿元……在一份年报中竟然有14个会计差错。在上市公司康美药业的财报中,会计错误创了A股之最,堪称“一朵奇葩”。这也使得其年报审计机构——广东省一家老牌会计师事务所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是其在康美药业的审计业务中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股市风云变幻,一些“财术不正”的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手法令人瞠目。值得企业财会人员,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们注意的是,在执行相关业务时,应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循执业规程,在“洁身自好”的同时,真正发挥专业作用。
确保审计程序实质性执行到位
厦门义华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文浩对记者表示,康美药业这个案例,其实属于“低级错误”,无论是重大会计差错还是造假,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专业机构都难辞其咎。他认为,从审计项目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目前,一些事务所在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及风险防范意识等3个方面存在问题。
在组织机构方面,一些事务所为了做大,不断并购扩张,但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没有同步跟进,这就从整体上影响了其对执业风险的把控。在签字注册会计师管理方面,部分事务所由于业务繁忙,外勤人员完成现场工作后,二级、三级特别是三级复核常常流于形式。在实务中,一些注册会计师同时承接多个项目,对于老客户缺少实质性的二、三级复核,由此埋下了隐患。在风险控制方面,一些事务所为了尽快完成审计,对老客户往往简化内控审计流程和独立取证过程,有的甚至直接依赖客户提供的资料,这就很容易出现审计康美药业的事务所犯的低级错误。
“审计机构应吸取该案的教训,要在夯实整体组织能力、加强人员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风险意识等几方面着手,做好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刘文浩建议。
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也认为,一些审计人员为了抢时间、争速度,没有对已经发现的疑点进行必要分析和深究,或直接放弃已发现的舞弊迹象,很多问题都是从自己眼皮下放过去的。对此,他建议从事证券审计业务的专业机构,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相关审计人员应该从康美药业事件中认真吸取教训,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准则,严格执行内部质量控制,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好审计风险。
二是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和职业审慎,勤勉尽职、恪尽职守。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不仅会有意或无意制造各种财务错误,而且还会对审计人员刻意隐瞒、弄虚作假。因此,审计人员务必时刻保持风险意识,确保对风险评估审计程序的实质性履行,不仅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和职业审慎,更要充分关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别风险,防止很可能存在的财务舞弊,务必做到勤勉尽职、恪尽职守。
三是审计程序务必实质性履行,切忌机械执行、形式主义。审计人员实施的包括风险评估审计程序在内的所有审计程序,绝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用心、用脑执行,确保审计程序实质性执行到位,真正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
财务人员应知晓违法违规行为的边界
康美药业对2017年财务报表自查披露了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实际上又由很多具体问题组成。“但康美药业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形成的原因、过程、性质及影响予以说明。”刘志耕认为,应收账款属于销售形成,存货属于购货形成,在建工程属于基建形成。这三类在正常情况下毫不相干的经济业务为什么会在同一个问题中反映出会计差错,康美药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让人无法理解。
刘志耕表示,从康美药业的公告中,围绕三大会计差错只能看到对各会计账户最终影响数额的披露,但对会计处理差错造成的成因没有说明。
近300亿元的会计差错不但引起投资者的恐慌,也给企业财务人员敲响警钟。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在财报编制和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应该怎样避免会计差错,做到合法合规?
对此,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修普认为,财务人员首先应该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合法合规的底线。其次,财务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清晰知晓何种业务适用何种会计处理方法,确保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再其次,康美药业事件表明财务工作是“高危”岗位。财务人员应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知晓违法违规行为的边界,这既是会计工作合法合规的保障,也是对自己最基本的保护。最后,张修谱表示,有些会计差错是内部行为动机或个人企图造成的。对此,财务人员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从心底杜绝违法的私欲。
加大监督管理惩罚力度和强度
今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出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业绩预告与实际经营状况大相径庭以及债务“爆雷”等重大事件。张修普认为,这表明部分上市公司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当漠视。目前,《证券法》对于各类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较低,这可能是出现违法违规情况的原因之一。
“对此,监管部门不能仅局限于发一发监管函,我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张修普称。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会计系主任宗文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会计的角度看,会计差错原本属于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利用制度的宽容,主观设计甚至操纵会计差错事项,则是赤裸裸的造假,是对监管能力的挑战,也是对资本市场的蔑视。目前,由于监管处罚力度不够,会计造假的代价较低。监管机构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抓住每一个“坏孩子”。他建议,应通过修改《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织密法网,营造出“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必造假”的氛围。
宗文龙认为,目前,之所以有很多企业“借口”会计差错谋求一己私利:一是利用了会计制度本身的薄弱环节;二是由于监管处罚力度不够,会计造假的代价较低。而会计造假的性价比很高:企业三张报表做得好看,除了融资之外,还可以放大市值,大股东可以从股票质押中融得更多的钱。比如,2018年,康美药业13次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间接融资合计182亿元;2019年一季度,康美药业还新增了33亿元短期借款。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所在。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William Niu

雅思8分,高级词汇工程师,云南大学美国史专业,全能讲师 教龄8年,全国教师状元堂成员,钟爱英文,醉心学术,以源解词,以词升读,以读养写。提分高分案例1000人次+,大量学生实现写作5.5提升至6.5+,20至28+,GRE verbal 一个月内提升至155+,顺利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