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会计到底冤不冤?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07 13:46
阅读:2999次

随着上市公司*季度季报的陆续披露,上市公司涉嫌财务造假或舞弊的丑闻也不断见诸报端,康美药业事件之所以出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近300亿元的“天文数字”,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二是300亿货币资金经审计调整,说没就没了(变成了存货、在建工程和应收款项)。此事涉嫌财务造假,会计舞弊......广大吃瓜群众(特别是股民),众口声讨要个说法,相信这时候日子*难过的莫过于康美药业的财务总监,及其麾下的一群会计人员。
在这次事件中,很多会计人员都会觉得财务很冤,。其实如果一个公司出现财务造假或者会计舞弊,会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一点都不冤。
但是,咱们会计又很冤,为何这样说?
因为财务造假,会计人员说了不算,基本上都是老板或高层的决策,会计人员只是具体的执行者而已,既无力阻止和干涉,又不得不迫于压力而为之。但是,数据核算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财务造假一般都要从业务端开始,涉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诸多环节,绝非财务部一个部门或会计人员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
所以,如果财务造假事件一旦曝光,绝不应该把锅都甩给会计人员,如果把矛头对准财务部门,咱们会计人员真的很冤!财务工作的确是高危行业,很多求职的会计人员对入职的东家情况不熟悉,很容易掉进“坑”里。我在检察院工作的同学就曾经办过入职P2P公司才一个月不到的会计人员因所在公司涉嫌金融诈骗而锒铛入狱的案子,你说这个会计冤不冤?
虽然,我们要求会计人员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也一再强调会计人员“不做假账”的职业修养,但是,大多数公司的财务部门或者会计人员,在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基本不受待见,更谈不上受到重视。你要坚持原则,固守己见,老板(老总)一声令下 “赶紧卷起铺盖卷滚蛋!”目前,会计人员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一方面职业操守要求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却迫于生计不得不对企业的某些非分要求妥协,但辛苦忙碌倾力付出的结果往往是既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在企业的财务问题曝光之时,却是*个要站出来“背锅”的人。
其实,如果会计人员的权力真的很大,这样也无可厚非,但事实上,会计人员并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许多公司虽然名义上有财务总监,但实际上财务总监并没有什么实权,平时很大程度上成为“花瓶”,关键时刻成为扫雷的“工兵”。一般来说,出现财务异常的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事件的处理结果基本上都少不了“财务总监引咎辞职”或者更换公司财务总监。大鹏也曾跳槽到民营企业担任财务总监或CFO,刚开始并不清楚企业的情况,入职后才慢慢明白前一任财务总监离职的真实原因。
小编给出三点建议作为参考:
一是站在公司角度而非财务角度思考问题,财务能给业务一些解决方案;
二是要在经营过程中对发现的财务风险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
三是要有职业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有说“NO”的勇气。其实,要做到这三点真的不简单,很多问题并不能立刻解决,需要咱们会计人员慢慢宣贯,潜移默化影响。
财务造假,与会计有关,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会计人员,需要守住职业的底线!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rystal

ACCA 会员,多所知名高校方向班特聘讲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银行关联、银行授信与民间借贷”项目候选人,普华永道深证分所审计部及汇丰银行郑州分行工作经验, 9年+ACCA教学一线经验,授课亲切幽默,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学员理解轻松。归纳总结清晰,授课有方,学员快速记忆。考点把握准确。数名学员获得AFM科目大陆TO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