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17 17:21
阅读:1129次

金融贷款乱象丛生,底层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被贷款后难以摆脱梦魇,既纵容了场景端机构的不良风气,又伤害了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何对此改进?笔者存有如下三条建议:
1.加大对贷款准入的确认审核
要保护场景贷款消费者的知情权,首要解决方式,是对申请声明的标准化工作,通过统一条款告知此项业务的“贷款”性质并使申请人签字,有利于规避不良场景机构在交易过程中的诱导销售。
以信用卡为例,在持卡人申请时会填写申请表并阅读确认领用信用卡合约,在声明栏中签署认可发卡机构条例,条例通常包含:“乙方在信用卡申请材料上签名即视为乙方已知悉并理解《章程》及本合约的条款,并愿意遵守。”等字样。
此外,银行目前还在表格上设置了方格黑体样字,通过客户亲笔填写“我已知悉并了解XXX条款”等字样的方式,来提醒客户认真阅读产品协议,既保护了申请人的知情权,也有利于机构规避后期不必要的纠纷。
2.加强对场景机构的监管
与非场景贷款拥有明确的监管归属不同,场景贷款涉及到产品生产商、经销商、消费金融机构等机构主体,客户又存在“消费者”和“借款人”双重角色,其监管相对更加复杂。
尤其是经销商,一头享受着生产商的品牌优势,另一头又承载着消金机构获客阀门的关键角色,位于整个链条的核心环节。但其目前面临的监管环境,却与其重要地位不成正比。以2018年正式实施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为例,通篇都是从金融机构角度阐述利率、期限等产品特征,以及如何对贷款人进行风控等,未提及贷款人保护问题。
通过加强金融、工商等主体监管机构联动合作来加大对违规场景机构的监管,畅通对场景机构的投诉、维权渠道,已成为消费者保护的当务之急。
3.加快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工作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首部阐述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规章文件,对全行业具有实用性。
但迄今为止,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尚未形成专门法,而金融消费者面临的环境日新月异。在此建议,加快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工作,督促金融信息方面的充分披露,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奔驰女车主”辗转维权的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场景机构与金融机构急功近利对消费者带来的伤害,更是当前金融消费者管理制度缺失、违法成本过低的一个缩影。
笔者期待,未来场景贷款工作管理方面能够形成“全链条”治理,厘清消费产品厂商、经销商、消金机构(汽车金融机构)等各方权责,严厉打击通过诱导、欺骗进行的展业,真正为消费者归还一个能够放心消费、放心贷款的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点击此处免费获取CFA®学习资料
推荐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Yiyi

IELTS雅思8 分,TOEFL托福113分,中英同声传译译员 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硕士,ACCA,CIMA专业讲师,雅思口语,高校专硕研究生招生英语主考官,河南省教学标兵。13年教学经验,具有极强的英语表达及文字撰写能力。曾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威学院参加ACCA国际研讨会;担任《亚洲会计评论》国际会计学研讨会会场唯一同声传译;曾赴美国丹佛参加第98届美国IMA管理会计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