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转行做会计,蛰伏4年浴火重生!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2-26 10:48
阅读:1914次
半路出家做会计的人不少,有的是生活所迫命运安排,有的是兴趣驱使主动追寻,有人图的是会计的稳定,有人看中的是会计的“趣味”,W同学就是后者,她的跨界带来哪些不一样的经验呢?新闻学出身的W同学在访谈里放入大量的案例,让人能够身临其境的体会。
一、因一个讲座而转行会计
W同学对会计的次感知,是大学毕业实习在杂志社时,她听了个讲座,嘉宾说要想自己单干,男干销售女做会计。W同学因此对财会专业有了略微的好奇感,奇怪这么多职业为什么非要说会计呢?
W同学次对会计有兴趣还是工作后在武汉拍摄视频时,联系拍摄的老师中有一位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拍的内容是高级成本会计。虽然每晚上她也坚持到场听,虽然听不太懂但还是懵懵懂懂的感觉到一些美好奇妙在会计里面。为此还曾在冲动下跟着高中同学报了注会,但一直没有去考。
如果不是因为那段痛心的感情经历,如果不是从武汉辗转到江苏,W同学是还会和会计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在感情低谷时,W同学决定用自己充裕的时间准备考研,报考的就是母校的会计硕士。
就在等待考研结果的时候,W同学凭着一个会计从业证去了当地某个小会计事务所。在老板娘手把手教她做手工账的情况下,对会计基础有了个初步的认知,这半年的经历在她现在看来是弥足珍贵的。
W同学如愿考上了会计研究生,因为没有之前的知识积淀其求学之难可想而知,除了补的本科基础课、硕士本身的课程之外,还跟着导师做环境会计研究,忙碌而充实着。这个“速成班”(导师笑语)开阔了她的视野,让她知道会计不只是做账,更多的是管理的工具,是企业的航标。刚好是这个时期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看到某“大牛”的经验分享帖子,做管理会计的念头埋在了心里。虽然当时有互联网公司的橄榄枝抛来,可她满心想着只有制造业的会计才是基础的基础。
二、从青涩到勇敢独当一面
研究生毕业后W同学到了相邻省市的某家知名制造企业,单位人力和财务部门统一意见让她进行内部大轮岗学习,为后续企业需要进行的业财一体化做人才储备。学习的半年中,凭着一颗好高骛远的心想大干一场,加上财务总监和副总裁的青睐,满脑子想的都是业财一体化这样的大概念,更是凭借自己新闻的敏感差不多每个星期都会上交改进提案。
尽管提交改善提案是公司提倡的激励措施,但当W同学以如此高的频率提交时,还是引发了不小的轰动。W同学当时困惑的是财务同事们都会说她太年轻,太理论化。因为没有实践经验她也会感觉自己很空,心里不踏实。W同学想起之前导师念叨的话,觉得需要的是具体岗位的长期实践,而非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恰逢当时单位引进某信息系统,总裁便有趁势将一体化完成的念头,W同学成了这个项目财务方面的对接人。信息部在副总裁的支持下想直接让信息系统介入财务软件直接编制凭证。而财务总监从稳定性角度考虑大力反对。W同学跑到人力副总裁办公室澄明利弊而得已暂时阻止此尝试。这一举动让相关部门领导“各有想法”,事后人力副总裁叮嘱让她一定要快速成长,以挑大梁。
虽然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业财一体化的实施机遇,但拒绝了去总裁办负责数据分析及业财一体化事宜的挑战W同学新闻学练出来的理性思考让她清醒,拒绝了去总裁办负责数据分析及业财一体化事宜的挑战,她认为作为一个没有什么财务实践经验的学生,当时的能力尚不足以挑起业财一体化的重任。
为了夯实基础知识,W同学开始天天去总监那里念叨,说自己想去下面的事业部做出纳,接触基层的业务,总监也认同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走得远,于是把她调到事业部做成本会计,又面临了全新的发展空间,有机会接触到产品定价、产品类型之类的延伸内容;报销审核上也慢慢的由事后走到了事前。在她的引导下,部门员工都开始有了大财务的概念。这也算是在管理会计理念的一个小小实践。
三、一个给她摔杯子一个疯狂占山头
去年遇到华南分公司处于变动时期,原总经理带领一批人员迅速撤离,从部长到保安,涉及面很大。总部委派的财务负责人也希望尽力抽身而退,需要重新委派新的财务部长去,这个挑战就落在了W同学身上。
到了地方其环境的复杂远超W同学的想象,首先是部门有资历是才入职3个月的老A,认为W同学的到来是阻挡他上升的路径,于是开始了总经理所说的“占山头”行动。前3个月,每逢月结忙碌时期,便拉动其他人员闹一通,各种低下手段、旷工、花样不服等都可以写成长篇小说了。其得力的帮手便是她花了很大力气在努力培养的成本会计,W同学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掏心掏肺的培养的人为什么这样做?当然后都以离职而告终,W同学在总部人手和新招聘人员的支持下度过了这个艰难时期。
其次是总经理看报销单的时候发现行政主管的年终批量采购有问题,让W同学去查查。她让下属对比平日及此刻的报销单发现,同样的东西批量采购居然比零星采购还要贵。此结果提交后总经理把单子退给了行政主管让其自查之后再提交,行政主管却认为W同学在搞事情,跑到财务部摔杯子发脾气,还把需要采购的东西甩到W同学的桌子上,让财务负责采购,并拒绝给财务部采购日常办公用品。
原本是非清白的事情,后没有期望的霹雳手段,只是被总经理轻轻放下了。因为问题太多了,W同学日常性的陷入与业务部门的争论中,保守谨慎似乎也成了她的标签。不过鉴于财务总监离开的结局,每次争论后,W同学不会简单地说这个行不通,而是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告诉总经理和业务部门,他们想的路太过大胆,哪些地方容易出纰漏,财务不会配合,但有另外的方法同样能够达成他们所要的效果。
W同学决定进行微改善,用成果树立财务的话语权。其一是费用上梳理供应商付款周期与往来数据,建立账务核对制度,各种供应商配套商上门要账的情况从根本上得到了根治,3个月后就再也没有人在财务办公室堵着门要钱。其二是针对仓库管理混乱情况,主攻单据流程改善,财务各岗位分职能协作,业务单据分门别类快速处理,之后送达率超过了95%,基础数据准确了决策才有依据。
四、跨界的收获与困惑
出于新闻的敏感,W同学对内外部各种信息有异乎寻常的感触,加上自己的过于较真性格,这两种特性结合在一起,让W同学成为会计人中不循规蹈矩的一个少数群体。
因为知道资讯传递的重要性,W同学会通过各种培训及汇报的管理来不厌其烦的告诉总经理、各部长、各员工财务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价值存在,比如告知总经理招聘残疾人可以减少甚至减免残疾人保障金;也会让财务部的同事频繁的去跑车间、仓库了解各个环节,在提升团队能力的同时提高内部的话语权。
W同学注重的是主动沟通,寻求双赢,而不是单纯的否定对方。她希望做一个对对方而言有价值有信任度的人,这样在需要对方支持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相应的回馈。
因为PPt做的漂亮,让W同学成为不同领导的倚重对象,比如开始是财务总监让她去修改管理会计部向总裁汇报的经营分析ppt,后面是每当有质量奖评审、政府补贴申请之类的事情都会让她去了解后做成ppt让同事去汇报,每次都能顺利过关。有次W同学花了个把月的时间梳理所知道的财务流程,综合相关领导意见后完成质量奖申报专题,阴差阳错成了汇报人,因此受到通报表扬,并开始被其他部门的领导所知晓。
W同学一直困惑的是“为什么能够做好事,但处不好人?”难道这两者是矛盾的?每当困惑或有矛盾的时候她就练瑜伽来解压,认为管理不好自己的身材的人管理不好自己的人生。
W同学佩服的就是努力的人,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一起进入事务所工作的女孩子,虽然学历只有大专,但是很努力,能够做到晚上即使忙到12点以后才回家,早晨五点钟雷打不动的起来看书。
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W同学给同仁的建议是:不放弃自己,在能坚持的时候全力投入,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