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高盛……外资银行中文名里的门道!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2-18 14:09
阅读:2153次

从近代算起,外资银行组团进入中国的热潮一共有两波,第一波是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波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截至2012年,49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42家外资法人机构、95家分行和197家代表处。
千里迢迢来中国开分店,要想站稳脚跟、生意兴隆,管理层要思考的问题,恐怕是要给本行取个好听点的中文名字。确切地说,是如何把本行原来的名字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来。翻译的原则是清时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即“忠实原文,通顺明白,简明优雅”;涉及到翻译银行异国名称的,考虑的要素里可能还要加上银行的融通功能宣传,名号的辨识度提升,以及对当地人民口味和感受的照顾。
银行的名称既是符号,也是信息传达的有效媒介。当然有的银行本身名字就很简单,字面翻译就是最好的翻译,比如“ Bank of America”就叫美国银行,“Bank of East Asia”就是东亚银行,这种没有难度系数的取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比直译高一个难度级别的是音译。“Barclays Bank”即巴克莱银行,“Morgan Stanley”即摩根士丹利。音译时取词要甄选,不仅要贴近原音,也要选择有良好寓意的汉字。“巴克莱”的“莱”字,在中文里意为一种野草,虽然对上了原音但可能不是银行取名最好的用字;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的“丹”和“利”字寓意就吉祥得多,传递出银行机构希望创造丰厚利润的愿景。
虽说音译法在翻译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翻译专有名词、民族特有名词和无对应词时常常用到,但是对于银行名称的翻译,其实是本地化的一次再起名。比如说,“America Express ”,名为“美国运通银行”;“Chase Bank”名为“美国大通银行”。“Express”与“Chase”都翻译作“通”,因为“通”在中文里就是一个很适合银行的词,“通,达也。”“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如果翻看外资银行的名册,会发现命名中“通”、“美”、“国”都是高频词。
再往上一个级别的就是音意结合的译法。美国的银行大多数都以财团或者创始合伙人的名字命名,这个时候如果是纯粹的音译,原名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可能就不会被境外客户get到;如果是纯粹的意译,境外客户对这些信息也不会感冒。比如1852年创立,以零售银行业务从金融危机中杀出,2015年7月再次超过ICBC成为全球市值较大银行的黑马——“Wells Fargo”,本是源于两位创始人的名字Henry Wells和William Fargo。这个名字如果完全意译的话应该是“威尔士和他的好朋友弗拉格”,但是中国人民并不了解以上二位,更没有在银行中加入人名的习惯。
好在这家行很会起名,“Wells Fargo”的企业口号就是从英文名而来,通过巧妙字母排序将“Wells Fargo”引申为“Together we'll go far”。在起中文名时,他们也机灵地做了一个技术性调整,采用意译加音译,取名“富国银行”,既与原来名字中的“Fargo”音似,也同音了“wealth”与“wells”,中文名朗朗上口,并且一听就是很厉害的样子有没有!
当然,也有音译玩脱了的,渣打银行就是一个。“渣”和“打”这两个中文字,不管是合在一起还是拆开看,都没有什么好寓意。其实人家的英文原名“Standard Chartered Bank”,比中文名悦耳且高大上N倍。大家知道Chartered的意思是特许,没错这家银行就是由维多利亚女王特许在1853年成立,总部设于伦敦的英国大行。命名Chartered,正是意欲把这个自豪点镶在银行的历史里。如果直译的话怎么也是“标杆/标准(女王大人)特许银行”之类。怎么会把 Chartered翻译成了“渣打”呢?这就要感谢我们的香港人民了。该行早年入驻港岛时,Chartered在粤语读音的选词就是渣打。港岛的粤语翻译词多有些随意,市井气息比较浓厚,只贴近本地化读音,并不考虑“雅”。
比如strawberry翻译成“士多啤梨”(光看中文不用粤语读出来完全不知道是什么),贝克汉姆翻译成“碧咸”(呃,虽然不好看但是用粤语读的话把ham的尾音也翻出来了呢),相比之下是不是觉得“渣打”的译法也可以接受了呢?也有说这样的翻译是在抒发当年香港被英国强占的民怨,暗含着“渣(拿)着來打”即“按着来抢”的意思。也许是为了入乡随俗,渣打这个中文名字就如此传承了下来。但是放到内陆来,在普通话的语境里读音也不相近,寓意也不美好,两头不挨着。
不过这名字确实很与众不同,震惊之后让人过耳不忘,加上渣打DNA一样的logo,也是很有辨识性。所以这个名字到底是不是反面教材,还不好说。
同样是音译,高盛就鸡贼的多,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成立于1869年,从给票据做贴现起家。创始人Marcus Goldman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在票据到期日按票面金额收回现金,通过赚取一张张票的中间差价,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882年,他的女婿Samuel Sachs加入了公司。说到这里你们也看出来高盛的英文名字也是起初两个合伙人的名字组合。“高”和“盛”两个字不仅取自英文Goldman Sachs首字母的谐音,而且还完全传递了这家华尔街老牌投行的地位:高大、昌盛。
说句客观的评论,高盛这个中文名字比它本身的英文名字好听多了。(你们做投行的,果然会包装)
汇丰银行的中文名字也是不错。这所由苏格兰人Thomas Sutherland于1865年3月在香港创立,4月在上海开设分行的银行,原本的名称为香港上海汇理银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1866年英文名称改为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随后在1881年又将中文名称改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要看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史乃至经济民生的影响,汇丰是典型中的典型,曾经作为英国资本对旧中国进行金融市场控制的机构,在中国发行纸币,垄断外汇市场1911年后取得关、盐两税的存款权,又领导对华贷款的帝国主义银行团,提供控制性的政治借款和铁路、矿山等经济借款。“汇丰”这两个字据说是由华人买办古应春于测算过笔划吉凶之后建议的,取其“汇款丰裕”之意。
抛开业务不谈,要想深入进入一国市场,还是要考虑好当地的文化背景,起个志存高远的名字才是正道。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Karina

性格随和但不失原则,工作负责也不乏创新,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平日喜欢看看电影唱唱歌。未来,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与努力和家人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