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养老金结余近5万亿,专家说:先调些来救东北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1-24 16:00
阅读:1339次

*近,“养老金不够花”的话题突然爆火。
原因在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北大、人大、南开、武大、天津财经、江西财经、西南财经、西南交通、*行政学院的特聘教授贾康提议:把南方省份多年来利滚利滚利滚利滚利滚利滚利滚利的养老金结余,调到东北,就能解燃眉之急啦!
“南水北调”要变“南钱北花”,盼退休的网友顿时吵翻了天。
有人表示反对:不赞同,凭啥俺们东北的锅让别人背?
有人回望历史:东北老工人多,但他们年轻时的汗水形成了巨量的东北国资,应该是国资负责填补他们的养老金空缺。
有人展望未来:南方社保资金结余多,是因为年轻人多交的多,以后都退休了要领的更多,怎么地区调剂?
有人着眼于公平:为啥要用我3000不到的工资缴纳的养老保险,去支援东北7000+的退休工资?
有人看透了本质:无论调剂不调剂,都没法改变东北年轻人流出这个铁的事实。*出力能够振兴东北实体经济,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终网络调查显示:14%的人支持,74%的人反对。
养老金缺口,究竟有多大?
人社部*新数据表示:2018年,养老金累计结余近5万亿,支撑17个月,完全没问题。
但人社部2016年报告则显示:黑龙江、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七个省,早就收不抵支。2017年,黑龙江不仅连续两年垫底,还以负486亿的累计结余击穿了老底,多地出现养老金延迟发放;其他6省,暂时没穿底,其实也快了。
而所谓“南方”,并不包括广西、江西、海南等自身难保的省份,主要指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广东,2017年累计结存9000多亿,在全国富到没朋友。
然而,*已明确表示:肯定不会不管东北。
但“南钱北调”,并不容易。有的专家表示,如此“抽肥补瘦”,非但不足取,还会坏大事。
一是法律不允许。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养老金不允许省际划拨。
二是财政不允许。各地养老金结余,都是建立在地方财政托底前提下的,跟财政补贴紧密捆绑、密不可分。如果允许调转,那我广东的财政,凭什么去补贴东北的缺口?
三是激励机制不允许。各地养老保险企业缴纳比例不一,从14%到20%不等。有的省为了招商引资,还故意降低了存缴比例。要是结余给别人,地方会彻底失去积极性,放任养老金下降,反正钱多反吃亏、穿底更光荣;而穿底的省份,更会丧失改善动力,坐等中央救济。
四是放眼未来不允许。养老金账户,看似有钱,实则“空转”。就是说,广东的钱未来广东还要用。现在转给别人了,将来广东怎么办?
但也有专家觉得,“南钱北调”很可行。
比如,东北人在广东打工,养老金在广东交,老了回东北退休,这时候通过中央调剂,他在广东攒的钱自然就转拨了过来,公平合理;甚至现在就调拨,钱发给了家乡的留守老人和儿童,也很公平合理。
但贾康教授再度回应:大家误会他的意思了。
一是养老金早就在“统筹”,目前大都调剂在省级。比如广东省,广州的钱可能会临时调给韶关用;如果统筹在中央,跟把广东钱调给东北用,是一个道理。
二是调剂不是无偿划拨、有偿借款,而是以共同基金形式,确保“资金池”的动态平衡。宏观资金不管怎么调,也不妨碍个人领取养老金。
三是目前的养老金条块分割,分散在几十个“资金池”里。只要是整合统一,不仅能解东北之急,还能提高资金利用率,破除“持米叫饥”的荒诞局面。
然而,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地能做到省级统筹,很多地方还在县级、市级统筹阶段,省级统筹都难做到。
原因在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养老金存缴、发放都不同。一下子要中央来统筹,其实不现实。
比如,北京、上海5000元/月,只能是温饱;但在西藏、贵州,却活得很滋润。
另外,城乡、职业、文化、民族等各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比如,四川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勒尔“悬崖村”的彝族老大爷退休了,北京的专家,很难算出该给他发多少养老金。
但不管怎么说,养老金调剂是一定会发生的。这就要考察相关职能部门的智慧了,估计,养老金问题会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
推荐阅读:frm®是什么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xuehuijuan

中博智学专硕教研组核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善于跟同学们建立长久信任的师生关系,责任心强,实力与技巧双管齐下,攻克数学中的重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