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CPA*佳年龄是多少?不同年龄段如何备考?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1-14 14:40
阅读:1991次

在每年的CPA备考初期,都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年龄的原因,纠结是否要报考CPA,认为CPA本就有难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试的难度也会增加。那么备考CPA的*佳年龄是多少呢?不同年龄段的考生该如何备考CPA呢?
01
哪个年龄段通过注会的几率*高?
在备考注会的大队伍中,备考人群不同自然年龄也不同,下表是中注协按不同年龄段,统计的2017年注会考试合格率,一起来看一下吧。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在专业阶段的注会考试中,31—35岁的考生合格率相对*高,而综合阶段考试中,25岁以下的考生合格率相对*高。
02
不同年龄段如何备考注会?
25岁—30岁的考生
这个年龄层的考生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或刚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上班族,大部分人对职业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规划,这个时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比较充沛的,如果满足注会报名条件,建议大家尽早备考,这样有利于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个年龄段的考生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建议大家每天抽出3—5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牢牢掌握,担心掌握不好学习方向的考生可以搭配基础班进行备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结合高质量的习题,将知识内容进行强化和提升。
31岁—40岁
很多人认为30岁以后备考已经有些来不及了,但31岁—40岁正是备考注会的好时期,这个年龄层的考生对于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普遍都已经有清晰的规划。很多人想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价值,或者跳槽到更有层次的工作当中。
这个年龄段考生大部分都是上班族,备考时间不充裕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但这个时期备考的优势在于对学习能够有明确的规划,懂得如何备考才能更*。
担心找不到学习重点的考生可以选择报CPA培训班,跟着CPA讲师的解题思路,快速理解知识精髓,掌握轻松攻克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
40岁以上
很多40岁以上的考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是大家忽略了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积累多年的学习技巧。
该年龄段的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再将多年的学习经验与辅导课程进行合理搭配,相信轻松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顺利通关也不是件难事。
由此可见想要备考注会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只要大家根据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备考,通过注会考试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是CPA备考的预习阶段,那怎么安排才是相对合理的呢?
01
预习阶段先学哪些科目?
想要通关注会考试,大家先要明确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报考科目。然后根据各个学科特点来确定预习阶段先学习哪些科目。
像会计、审计、财管这些科目难度大,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都比较多,属于细水长流的科目。建议考生在预习阶段就开始学习,打好基础,不断的积累,对后期的备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战略和经济法这两科不仅关系紧密,而且需要背诵的内容都比较多,适合考前突击学习。
对于税法这科,知识点琐碎,每年教材变化都不小,考生可以等新教材下发后开始学习。
02
预习阶段每天备考时长
注会预习阶段备考主要让大家熟悉教材,了解教材中有哪些知识点。其实,大家预习阶段的备考相对轻松,每天保持2-3小时有效学习时间就可以。不建议考生用碎片时间进行深度学习,*好是整段的空余时间进行复习。
小编建议考生搭配习题同步练习,这样不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梳理,通过一些经典习题,可以帮助考生夯实基础,强化记忆。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lex

华东政法大学外聘硕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师上海师范大学外聘教授,长江出版社《财务会计习题集》主编;中国注册会计师,ACCA会员,CFA持证人,FRM持证人。 曾就职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是会开直升机、会开坦克、会潜水,去过36个国家的“博士商科教书匠”,坚信“商科没有学不会的知识点”。教学成绩斐然,口碑极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