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金融困局的方向在哪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07 18:02
阅读:1096次

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经济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城镇发展更加快速,金融市场也更加活跃,但农村金融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却还是兜兜转转停留在原地,*一直以来的努力探索和变革结果收效甚微,农村金融困境一直未破解,未曾改善。
四十年前,农村金融的布局:农行、信用社跟乡镇政府合作,聘用村干部做代办员,帮助农民办理贷款的发放和收回手续,创新出乡镇企业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工商户贷款等用于支撑农业生产经济。在如今互联网技术、数字科技发展的今天,看似贷款手续简单方便了,将支付和还款手续放在线上,但实际仍然是乡镇联合政府在农村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在线下搜集获客信息,办理贷款业务,其模式并没有什么创新变化。也就是说以前农村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数字科技并未在农村金融发挥到什么实质性作用。
农村金融的困局是什么?贷款难、融资贵是真的,但对于农民而言,相对于贷款他们更关心的是发展什么新产业?怎么把种植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农民生产的产品优质,但过于分散,没有销售渠道,再加上农村山区交通、信息不畅通,并不能联系到企业进行规模的采购农产品,只要产品畅销,对于当地农民而言,日常消费资金是足够的,贷款是没有必要的,再者,贷款后,产品没有渠道买卖,那贷款也是没办法还的。这是其一。
其二,现在的农村格局跟以往的农村大不相同的,人流量的急剧变动,真正耕地的人怕还是老一代人,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就业,对农业经营更是一无所知;还有,全国各地区农业也有很大不同,有非常贫困的,有非常富裕的,有纯农业的,也有工业化的,不同的经营方式和地理状况,单一的金融服务是不通行的。
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我们以往在农村金融改革上就局限于农户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农业格局已经发生变动,在农业金融的改革上,我们或许并未真正从农民金融需求考虑,并没有与时俱进,贷款机构给农民提供的金融服务,不应该再将农民跟土地绑在一起,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农村金融发展就是大面积推广农户贷款。要想真正改善农村落后的状况和农民生活环境,需要我们摸索出一条真正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服务三农金融服务的前进方向。
要破解农村金融困局,在中博小编看来,仅靠金融是行不通的,农村需要新一轮的变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村市场,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整个实体经济。
要发展农业,就需要大量资本进入农业,只有资本参与,才能更进一步建立主要农产品的期货市场,相应的期货、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才能进入农业。资本参会与农业组织,会根据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及销售规律,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力市场,引进新的科技人员、科技单位深入农村地区实体经济,进一步升级传统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会更适合新一代农民就业岗位。而资本进入农业需要政府形成一套规范、一套管理秩序,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支撑。
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眼观审视农村金融未来发展,了解农村金融的真实需求:并非指谁取钱,谁需要钱,而是未来生产效益的需求。农村金融要创新、要改革,但更需要一场可持续的农村经济的变革。农村金融扶持农村经济,同样的,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农村经济的带动。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Molly

从事大学财经类课程讲授和财务培训课程13年+。破格享受首经贸大学受副教授职称待遇。 开发出“庖丁解牛”“顺藤摸瓜”等快速掌握报表编制的解题方法。 课堂上温柔细心亲切可爱的Molly老师,教学条理清晰,节奏明快,擅长将复杂的会计准则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呈现。课堂讲解生动有趣,擅长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介绍准则。传道于知识,总结于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