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天双科通过CMA考试,上班族用勤奋证明了自己!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1-04 16:18
阅读:2023次

2019年备考悄悄来袭,CMA考生该如何备考呢?尤其上班族如何能短时间内拿下CMA?26天通过CMA全科的上班族告诉你!
考证之路,贵在坚持和不放弃
我是在今年的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完以后,开始准备的CMA考试,前前后后一共26天。虽然两科都过了,不过两科成绩都不高,都是370分低分飘过,比起高分通过的伙伴们,很是惭愧,所以谈不上经验分享,就算是说说自己的心得,鼓励一下正在考试路上的伙伴们。
我与CMA
我在金融机构上班,平常工作很忙,会议多事情杂任务重时间紧。
报名缴费时网校班主任和我说,时间短要不要只报考一门,毕竟考试费不便宜。我犹豫了一下,老公却说都报,别给自己那么多理由,你就是想偷懒,然后我就默默的都报了。
我记得10月16号那天,班主任发信息问我,怎么就还没有开始学习,紧张的我赶紧回复明天就开始。那时CMA两门课基础课还没开始听,老师担心我时间不够。说真的,班主任真的很尽心,再次感谢老师不离不弃。
备考的26天,正常工作,没有全职备考,中间还短途出差耽误点时间。工作间隙就听课,每天晚上听两个多小时,周末用半天学习,半天睡觉或者娱乐。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考注会的肯定有基础。这一点不可否认,不过两个考试在思维方式、考试模式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首先,注会考试更偏重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而CMA更侧重我们对于结果的运用。比如:CPA考试就是看完甄嬛传76集,问我第四十集皇上吃的是什么水果;而CMA会直接问我甄嬛有没有打败皇后,是否对公司财务管理上有可借鉴之处。
其次,CPA考试侧重实际的账务处理,而CMA侧重解决问题。比如CPA:电脑坏了反应不是去修,而是……借:资产减值准备;CMA则是:替换电脑或寻找其他方式更经济有效的继续工作。
再次,二者出题方式很不同。CPA考试给出的所有数据几乎都是有用的,如果没有用到一个数据,那么很有可能计算错误;而CMA考试解题更灵活些,给出的众多数据以及超长的题干背景中只用两三个数字就能解出来。
关于翻译上的文字表述。CPA是国内证书,不存在翻译问题,很容易就接受题干背景;而CMA的题目是英文翻译过来的,在文字表述上相比会差一些,在题干以及选项中需要紧密联合CMA知识点理解,需要克服存在的翻译问题。
注会的基础让我在听CMA课程时更容易理解些,速度更快些,但是在做题上却需要转换思维。坦白说直到考试前我还没有能完全转变过来,注会考试更偏重知识的难度和深度,CMA考试解题更灵活些。而我的毛病就是拿到题目一通做,做着做着就发现浪费不少时间,还可能不对。
练习、练习、再练习
由于备考时间太短,配套的专项练习都没时间做。直到一周就拿模拟题练习,练习的时候真是很灰心,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说真的很想放弃,日历**划掉,而自己却没有什么进步。
对着答案看解题思路,实在不明白就找课件对应的地方听一下。发现听课也会,也明白,但是自己解题就迷糊。其实心里清楚,就是做题太少了,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
所以伙伴们,练习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我听了的冲刺串讲,直到一次模拟才及格,然后我就义无反顾地奔赴考场了。
考试很辛苦。早上五点半起床,收拾吃饭去考场,七点四十五进考场,除了中午吃饭,坐在考场外休息一会,到晚上六点四十出考场;下午考P2的时候,头晕乎乎的,大题有一题没想出来,出了考场风一吹瞬间就绕过来了。
说到底还是基础不牢,所以我还是想每一位小伙伴一定要早些准备,打牢基础。如果真是时间紧迫,准备不充分,也不要轻言放弃。放弃是容易的事情,不放弃,才可能有收获。
真正想考证 未必三更睡五更起
这些年,工作其实还算满意,但是总觉得,知识更新太快,学习不应该停止,也总觉得,自己可以更好。
而每一个考证的伙伴,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都是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也时常想放弃,还好一直坚持,幸亏没放弃。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第 一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usie

专注财经教学十数年,对外经贸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等特聘FM讲师,ACCA会员,CMA会员。多年英国留学及事务所工作经验。 授课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性格温柔,亲和力强,考点把握准,被学生誉为“FM串讲YYDS",教学成绩FM平均通过率85%以上,多名学员FM科目全球TOP1、大陆第一。
